张绶庆拍了拍脑袋道:“我们也曾经设想过给单晶炉加个盖,但是盖子一装上就对温度控制以及提拉晶棒造成了极大困难!”
“可以理解,国内在半导体技术这块发展不足,国外现在已经能够做到对温度感应精确控制了。”林强生说道。
半导体技术的不足制约了国内的生产力,同时也限制了研究人员们的想象力。
张绶庆向林强生探求地问道:“小林同志,你这里有这么多的单晶生长炉是准备干什么?”
林强生说道:“当然是生产单晶硅了!”
张绶庆拍手笑道:“好,我就等你这句话了!你让我开一炉试试呗?看你这自动化单晶炉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林强生笑着说道:“别说一炉,您看我这里有40台3英寸单晶硅生长炉,只要您答应帮忙我发展单晶硅这块,这个生产车间归您管理都没问题!”
“这个生产车间真的归我管?”张绶庆一脸欣喜的大声问道。
林强生掏了掏耳朵,老爷子这声音太大震得他耳朵发痒,他向张绶庆也同样大声说道:“当然是真的,您就是这里的负责人!您帮我把这些炉子开起来,再帮我培训一批工人,我给您600元的月工资!”
“哈哈,六百元你就留着吧,让我在这里干我就高兴了!”张绶庆看着宽大干净的生产车间和先进的单晶炉不住的搓着手,不等林强生说什么就在车间里一台台的查看起来。
第259章 两项重要技术
张绶庆按不住难耐的心情立刻从工大叫来他的助手和学生,总共有8位研究人员到了林强生的单晶硅生产车间。
由于国内目前的多晶硅籽料纯度不高,所以生产车间所用的多晶硅原料全部来自进口,而且石英坩埚、氢氧化钡、惰性气体也是进口的。
单晶炉上面的保温盖经过张绶庆等人的研究,发现还真能够很好的控制温度,它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真正做到了对温度精确掌握。
林强生当初买来这批设备的时候可是费了不少劲,开始的时候林强生买了一批25英寸的单晶炉,后来国外很快陆续上了3英寸单晶炉,25英寸炉面临淘汰。
林强生干脆订购了一批3英寸单晶炉,把自己手里的25英寸炉运到了香港,不知国内哪家研究单位花了很低的价格买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