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了这样的想法,同时暗自思量自己以后的人生规划,是想办法留在美国好还是回国内的研究单位好。很多人第一时间就否定了回到国内的想法,无论如何也要留在美国。
这也是这时代大部分人的念头,出国留学人员都很少有学成之后回国的更别说这些科研技术人员了。他们已经赚到了美国工资,要让他们回到国内那种朝九晚五,回到那种在单位一杯茶水一份报纸就打发一天的生活中去,打死他们也不愿意。
在林强生这里发放薪水的同时,在哈尔滨总部也同样有一场巨大的薪资风波。
林香代表林强生对从公司开始就跟随的工作人员一次性发放了3000元的奖金,并且她还调高了工资水平。
普通一线工人从每月120元的工资增长到了每月240元工资,生产线组长主任系长等等都上调了一倍的工资达到360元、520元、720元……
事业部课长、次长、部长,经营部门的总经理、经理、干事,都调高了一倍的工资,同时还添加了绩效工资这一类奖励。
对加入公司的科研人员及带头人进行奖励,有科研成果的一次性发放10万美元,他们带领的科研团队和在美国的同胞一样都领到了上万美元的奖金,普通技术人员的工资也调高到1000元人民币以上!
虽然和美国同胞们不能比,但是考虑到国内的很多因素,林强生还是把国内科研人员的工资限定在了这个级别上。因为在国内赚1000元人民币和在美国赚1000美元比起来,还是国内的购买力更高。
第296章 工资调整的风波
外资公司涨薪的消息震惊了全省城,本身这家公司的工资就是全城工资最高的企业,普通一线生产工人的月工资都达到了120元人民币,这样的薪资待遇就是科长处长类的干部也是达不到的!
在八十年代初城市工人月薪刚刚增长到三四十元的情况下,林强生的几家工厂工人工资就到了上百元,这样的高工资让全城人民都羡慕不已!
他的变速器制造公司、精密机械制造公司、还有合资的五金厂等企业总共有将近3000名工人,而这3000人就能影响到哈尔滨不少的老百姓,他公司的待遇在哈尔滨在工业新区的企业当中都是最好的,这是最好的宣传效果,哈尔滨传遍了关于外资公司高工资高待遇的消息。
因此林强生的几家公司只要在厂门口贴出招工告示,第二天厂门前就能排起长长的应聘队伍。
这些人中甚至还有从省城下属乡镇赶来的应聘者,以及领导干部子女。好单位人人想进,领导干部当然也不例外。林强生的公司一直都是他们挖空心思想让自家孩子进入的企业。
由于特殊体制的关系,林强生对自家公司控制的非常严密,层层监督再加上林强生可以通过秘书团对企业进行垂直管理,让管理者们非常谨慎没人敢打包票承诺让人进入公司。
所以领导干部们也只好让自己的子女亲属像普通人一样排队,投简历参加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