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对哈尔滨乃至全省的经济贡献卓著,林强生被特聘为经济开发区领导小组顾问,共同规划开发区的发展工作。
这是王光美向省内领导提出的,也获得了他们的点头和肯定,省里当然希望林强生能在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上多出力多帮忙,而王光美更明白,黑龙江省地处边疆内陆,像沿海特区那样搞是不行的,就得依托本土优势资源才能把经开区搞起来,把东星集团这样的先进型企业引进开发区,才是领导小组最重要的任务!
所以开发区成立后,王光美在落实计划区域内的四通一平工作,施工现场的水通、电通、路通、通讯、场要平整。同时带领着领导小组到达电表仪器厂给厂领导集体做动员工作,催促其把握住机会,尽快的与东星集团合资建厂。
尽管宋辉等人有这样那样的意见和要求,但毕竟这时候的市政府权利不小,来自上级的压力也不是他们能承受的,最后王光美还是说服了宋辉厂长,同意了照相机分厂与东星集团合资共同组建新的股份制企业。
假如仪表厂在哪个山高皇帝远的三线小镇,或者已经对企业放权的南方省份,这样的厂家或许还能够挣扎一下,反抗来自上级的行政命令。
但这是政府部门权利强大的东北地区,也因为宋辉等人即使反对,那也不是对政府干涉企业经营活动的反对,还上升不到那个层次,而是更多的来自于相机业务已经成为了仪表厂的主要利润来源,近年来主营业务电表产销萎缩严重,他们不想失去这个挣钱的项目罢了。
林强生也没有闲着,可以说是很忙,他先后成立了23家小企业,这些小公司在东星总部内,小的不能再小,通常就是几张桌子而已,挂着羊头卖给肉,目前开发区还没有建设,厂房车间都没有,就这么先创立了起来,也许在它们之中,将来就会崛起几个大型企业也说不定,世界名厂也是没准的事情!
林强生向省工商局注册了东星视听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牌子,并且一股脑的在工商局注册了很多家公司,把闻讯的王光美高兴坏了,以为东星集团要正式进军视听领域大干一场了!
原来,林强生在这段时间疯狂注册的企业都是前世耳熟能详的一些著名企业,多是电子消费领域内的知名制造商!
华硕、微星、技嘉、升技、映泰、蓝宝石、精英、影驰、丽台、索泰、精英、磐英、磐正、钻石、华擎、硕泰克、梅捷、捷波、威盛、富士康、明基、htc、联发科。
他一口气把湾湾在80年代中期以后创立的比较著名的电子企业的名称全部注册了,其实林强生早就在国外注册了这些商标,只是直到这时才把它们拿到国内来罢了。
前些年,美国电子计算机技术大发展,从而验证了摩尔定律,技术更新迅速、计算机普及速度加快,各家制造商生产的硬件产品规格繁多,企业间的标准之争无时无刻不在上演。
但随着ibc个人计算机的出现,以蓝色巨人的强大影响力迅速理清了计算机业的混乱秩序,消费者们迅速的抛弃了繁杂纷乱的不同规格产品,以蓝色巨人的号召力,他们的标准迅速的占据了市场主流!
ib所采用的计算机硬件规范于是就成了真正的标准,也被众多制造商模仿,从而定位了家用电脑的生产规范。
硬件制造商再不用为了采用谁的标准而苦苦做出选择,冒着失败就有可能倒闭的风险,可以说ibc、83年以后中小型制造商才迎来崛起的希望!
林强生觉得现在也到了东星集团大规模进入计算机硬件领域的时候了,他也早就知道ib会统合市场,所以干脆就没有参与无谓的标准之争,跟着带头大哥ib走,有肉吃,等市场尘埃落定之后,才是到了他真正进入消费电子领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