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页

工业民科[校对版] 好闲 2313 字 2022-10-28

双方的斗争真可谓异常激烈,所以在美国发展企业,是必须重视工会这个刺头的,不是投了钱就能解决问题的。

但这个时期,同样有丰田、本田、日产这些日本车系进入了美国,他们似乎就十分讨厌汽车工会的扩张,对待uaw也很有办法!

七八十年代欧洲和日本的外国车企纷纷进入了美国设立工厂,欧洲人和日本人对uaw都不买账丰田认为没有工会,企业能发展得更好,日产表示他们希望企业能够直接和员工沟通,不需要第三方的介入,而本田则更激烈的一直拒绝uaw的各种努力。

本身都是外来的企业,林强生似乎找到了一条解决汽车工会之道!

他决定在接手ac以后,大量雇佣华裔员工,美国汽车企业能够给黑人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却不会给华人提供那么多的岗位,华裔员工好管理,肯合作,肯定比美国白人和黑人更容易的接受公司制度,这样就能很好的抵制uaw向企业内部的扩张,同时大量雇佣华裔工人也要做好舆论造势工作,否则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不是汽车工会,而是恼羞成怒的黑人了!

两家公司的开始磋商的同时,美国媒体也开始关注起了这件收购案,并且给与了铺天盖地一般的报道,汽车媒体也顿时热闹了起来,“土星汽车公司收购美国汽车公司”,“美国本年度最大一庄收购案”,而美国的华人媒体也随后跟进,“著名华人领袖、大富豪林强生先生向美国汽车业展露峥嵘”“华人在工业上面的骄傲”之类的文章充斥美国华界媒体,让长期压抑的美国华人社会第一次沸腾了起来!

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汽车杂志《美国人车志》,拥有上百万忠实的读者和粉丝,这家杂志也发表了一篇关于此次收购的文章,并评价本次收购案是美国汽车业发生的最有趣的一桩事件,并且他们还用一贯的风格幽默了一把,“土星汽车公司的幕后老板林强生终于忍不住的想要在美国汽车市场上大有作为了,把他的那些sy车型推广给美国民众,不知道这回又要轮到哪家著名的汽车公司倒霉!”

但这家杂志也同样对土星汽车公司这家年轻企业给与了赞誉,就这家公司推出的豪华商务车型给与了技术分析,并预测这种车型在未来一定能够形成一大类新的汽车市场,并且对土星和ac的联合给与了非常欢迎的态度,乐观预测幕后老板林强生的一贯风格,在收购企业之后一定会大举投资,并且他的投资项目很少有失败的前例!

而这时美国著名的通俗报纸《今日美国报》,这是一家全国性的综合报纸,内容包罗万象,它在纽约车展即将开幕之际却报道了一件令汽车市场震惊的消息,ac的切诺基车型存在严重的质量缺陷,在急速转弯时非常容易翻车,而且这个缺陷已经经过了测试人员的证实,切诺基的设计重心过高,要比同类车型都容易翻车,这条消息立刻引爆了汽车市场,因为已经有数万个消费者购买了切诺基车型,他们立刻打电话给ac公司,有的更是要求工厂启用召回计划,它甚至给土星汽车和ac的收购谈判蒙上了一层阴影!

第645章 严重的设计缺陷

切诺基爆发出来严重缺陷的消息一下子打乱了双方的谈判进度,尤其是在纽约车展之前,一下子让双方都乱了阵脚。不光是ac遇到了麻烦,林强生这一方的谈判组的信心也遭受了挫折。

有好事的汽车媒体还特意报道了切诺基的极速变线测试,这个测试其实是很平常的,几乎所有的厂家都会测试18米绕桩和紧急变线这个项目,为的就是看看汽车在高速时躲避突发事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主要是考量悬挂和转向的匹配程度。

这家媒体的测试却并不顺利,切诺基在7次测试中,有四次几乎翻车,其他三次,汽车也大幅度倾斜才过了弯道。

这个评测报道出来后,很多媒体和杂志也相继进行了测试,也证实了切诺基存在严重的设计缺陷,它在急速变线中非常容易侧倾,甚至还有媒体公布了翻车的照片,证实了消息的真实性,一下子就震惊了美国的汽车市场,并为切诺基迎来了一个翻车王的绰号。

切诺基事件的爆发,彻底把ac推上了风口浪尖,尤其是在纽约车展的前期这个关键时刻,各家汽车厂商都默默的选择了低调行动,为自己的新车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而各家汽车媒体和大众媒体纷纷关注起了切诺基事件,这时ac就显得特别显眼,顿时陷入了舆论的声讨之中,美国汽车公司进退失据,甚至给林强生的收购行动都造成了一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