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为了加强联系,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也参与了进来,占股超过了30,这样国家就成为了第二大股东,林强生个人成为了第一大股东,占股50。
而庆华工具厂(626)、建华机械厂则成为了小股东,两家公司投入部分厂房和职工入股,占股比不到20。
为了方便贸易,林强生在英属维京群岛建立了一家企业,名叫globaldefenceany全球防御公司,简称gdc。又注册了一家名叫东方防务的公司,与中方合资的也是这家公司。然后又在香港设立了一家贸易公司,作为中转站,这样还有个好处,香港税收规定在港外的交易流程不用缴税,这样创立个小金库什么的就非常方便了。
这样一圈走下来,外界就很难得知这家武器公司的真正所有者,虽然不能防止一些国家情报机构的调查,但是表面看起来这家企业算是人畜无害的。
这些眼光缭乱的手法,让几家国内的代表非常不解,不过这是外商的事情他们也不好过问,让他们看重的是林强生引进的新型斯太尔数控冷锻机床等世界先进的专业枪械制造设备,还有5000万的投资。
林强生忙着组建公司引进设备,赵瑞之带领的g36项目组领导着枪械的研究。而在这段期间,林香却在接触省农垦总局,就飞鹤牌奶粉的合作进行商谈。
80年代,粮食依然紧张,国家提倡农业改革,省农垦总局也在一些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可以承包土地了,不少地方相继让农民拥有了自己的田地。
但是很快,承包了田地的农民们发现,想要种植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的田地,靠自己及家人根本就忙不过来。农民不富裕,缺乏资金采购农机具,单单靠人力根本种不了多少田,于是很快的农村又出现了抛荒和退租现象。
农业改革受挫,不但打击了农户的积极性,也给省农垦总局泼了盆冷水,农业模式又退回到了从前。省内农业依然是以大农场为主,少数农户凑到一起组成的小农场为辅,为了鼓励农民们种地增收,农垦总局不断号召农户开荒种植,承包土地,但收效甚微,这一切只有一个原因,没钱!
林香这时候主动联系,让农垦总局的领导们非常高兴,他们看到了另一条发展之路,引进外资!
好不容易有外商投资,农垦总局非常重视,恨不得立刻就想和她谈谈投资额是多少。
农垦方面出乎意料的热情也让林香暗自纳闷,与农垦总局的接触并没有像父亲和弟弟想得那么困难。
按照总局看来,赵光奶粉厂实际上就是个农场企业,和什么校办企业、小集体性质差不多。所以他们对待这家企业的态度也不怎么上心,林香说投资乳业公司,他们非常欢迎,但更让他们在意的其实是东星集团在克山承包的6万亩土地。
从这个当中,这帮人发现了一个与外商合作的基础,那就是土地!
既然外商肯承包土地,那么就能承包更多的地。农垦总局在省内拥有数千万亩的耕地面积,是名副其实的大地主,但是他们虽有土地,却没有钱投入生产。
中央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农业生产没有相关文件支持,但是农垦总局有办法,虽然拥有的耕地多,但是荒地也不少,哪个县没有荒地,尽可以拿来与东星集团合作,争取到一些投资当然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