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何尝不是太悲观呢,十八年万一能留下的信息,说不定就直接指向嫌疑人了。”大兵道。
门开了,一位中年妇女透过门缝,看到了尹白鸽的警证,把两人请进来,一听说来历,傻眼了,摊手道着:“警察同志,你们这不是为难人么?您要让背药名,那没问题,这人名我那记得,多少病人呢?”
“这个病人很好记,他是被摘了左眼球。”大兵提醒着。
“那不管用,我们摘眼球的手术多了。”于盼盼为难道。
“但是因为械斗住院,摘眼球的,并不多,而且,是你刚入院三个月时,那时候你是实习护士,华登峰的病历上,有你签名的记录。”尹白鸽排着记录,问上了。
这个提醒惊省于护士,她咬着手指,眼睛瞪着,片刻后不确定地说道:“哎,对呀……好像有这么回事,打得老凶了,那年景可经常有群架打伤打残的。”
“嗨,我说了嘛,这就好了……您认下……”大兵排着照片,可惜不知道是相貌变化太大,还是护士看过病人太多,于盼盼无法准确辨认华登峰是那位。
懵逼了,尹白鸽和大兵两人懵了一对,主刀的大夫死了,剩下的不是根本没印像,就是对事情有印像,而对人物没印像了,看得两人如此失望,于盼盼不好意思地解释着:“实在对不起啊,警察同志,都十几年了,我当时刚进医院实习,现在已经是孩子他妈妈了,再说医院里什么都可能缺,就是不会缺病患啊,真记不起来了。”
“没事,于医生,我们就是抱着万一之想来问问,打扰您太不好意思了。”尹白鸽拿着照片,失望地起身了,大兵多了句嘴拔着手机上一张照片问着:“于医生,您看这几个人,有没有您认识的?”
华登峰、牛松、牛再山、麻实超……正牌的嫌疑人一个一个翻过,摇头,摇头,一直摇头,可在某张照片上,神奇地巧合了,于盼盼道着:“这个我认识。”
尹白鸽一惊,凑上来看时,更懵了,不相信地看了大兵一眼,这个八杆子打不着的于盼盼,居然认识文英兰。
“能告诉我,你们怎么认识的吗?”大兵好奇问,这真是钓鱼捉着王八了,不亲自走真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巧合。
该认识的不认识,不该认识的她居然认识,再一听,居然还不是医院认识的,是药房,于盼盼说了,一位医生前同行托她进一种药,叫左氧氟沙星,进口药,前几年这种药普通药店一般买不到,而且价格贵,但有所用,都是医生介绍、患者先付款,然后药房才进货,而文英兰,是其中一位买药的人。
大兵听懵了,脱口问着:“这药治什么病?”
“眼部分泌物异常增多,炎症较严重,进口药的药效明显……不过也奇怪了,她眼没病啊,我后来问过一句,她说给她亲戚买的,噢对,她在状元路那块开了个烩面馆,有回无意吃饭还撞到了,挺好个人啊。”于盼盼道。
这是给华登峰买的。大兵和尹白鸽互视一眼,那个有关相望的判断是错的,也许两人的关系比想像中要更深一点,否则还到不了替他掏钱买药的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