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着领导人一副不着急的模样,下属倒也搞不清楚领导到底心里在打什么主意,只能忧心忡忡的转身离去。

粗瓷茶碗雕不上细花。

从外人的角度看起来,如果把陈大龙说成一个平常爱思考喜欢谈古论今的斯文人,那么韦光荣则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粗人一个。

怎么这么说呢?

韦光荣从某种角度来说,有一点跟清朝官场红人李鸿章的个性很相似。前清官场,有一种习惯,尤其是统兵大员,长官对属下若太客气,就表示不把他当自家人,而越不礼貌,挨骂越多的,就会越成为红人。

自李鸿章以来,这种现象几乎成为莫名其妙的惯例,李中堂嘴中“贼娘的好好干去”,便是“慰勉有加”的口头语。(引自高拜石《古春风楼琐计》第三集)如果有谁突然无缘无故挨了上司一顿骂,就会有人来恭贺他,因为这可能是升迁的前兆。

以韦光荣的阅历自然不可能有当年李中堂那样的政治手腕,但是他在经济开发区赫赫有名的家长制工作作风和一言堂霸道执政风格倒是人尽皆知。

这种风格类型的领导干部,干起工作来的确是说一不二雷厉风行,真论起政治智慧来,以陈大龙的睿智聪颖绝对可以甩他几条街。

偏偏韦光荣心里却并不这样想,他甚至多少有些瞧不上对手陈大龙的意思。

“不就是背地里搞点小动作,想要利用媒体新闻效应抹逼着老子认输吗?只要老子搞定了市委书记刘国安,还怕你小子背后使阴招?”

原本,陈大龙亲自到经济开发区开了一次协调会后,韦光荣和刘国安都以为此事就此告一段落,却没料到,更大的风暴还在后头。

第二日,本省各大网络,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此事关注度一晚之间排山倒海,各种媒介上的唾沫星子简直能把人淹死。

此次新闻媒体的效应是相当明显的,不仅是省报,包括省电视台诸多栏目也相继报道这件民众口碑相当恶劣的政府部门严重不作为事件。

所有报道中,突出描述了普安市经济开发区安置房明明已经被下发了违规通知书的情况下,却依旧在违风违建的消息刊登后,媒体评论把矛头直接指向了给这帮人背后撑腰的力量。

评论撰写者言辞犀利质问:“到底是谁给了这帮人这么大的胆量?到底又是谁给了开发区领导这么大的权力,居然置老百姓的死活不顾,明知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居然还在加班加点的建设?”

随着舆论风暴愈演愈烈,此事很快惊动了相关省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