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

看到赵天志同意自己的想法,张文凯又接着问道:“公司自招的科研人员和挖来的科研人员薪资怎么定?”

毕竟自己公司未来的核心就是私人实验室,各个科室的研究人员薪资还是要定的更合理一些才好。

而这个问题会衍生出很多问题,如果说你用月薪一万招来了一名研究员,然后你又用月薪一万五挖来了另外一名研究员,如果这两个做相同的工作,那你叫之前的那个研究员怎么想,这不是引起矛盾吗。

这种事情很多,做同样的事,工资待遇却不一样,这会大大增加员工之间的矛盾,很多人都会想,凭啥给他开这么多?为这种不满的情绪肯定会带到工作中来的。

怎么有效的缓解这么矛盾,才是张文凯想说的话。

对于做了多年的职业经理人来说,一下就听出了张文凯话里面的关键点,但是在赵天志看来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思考了一下,说道:“张董,打算怎么处理。”

张文凯听到赵天志并没有说出什么意见,便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每当挖来一个员工,就对相同工作的员工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合格的话就提高薪资。”

赵天志点了点头,虽然这个方法有些怪异,但是这个方法也算合理,便直接答应了。

要是这样的话,公司就要专门成立一个考核的部门,于是赵天志也对张文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让徐慧梅处理这个事就行。”张文凯把这件事安排给了徐慧梅。

本来这些考核的事就是属于hr的范围内,自然交给徐慧梅,赵天志也没有意义,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

“对了,我打算采购一批制备石墨烯的生长线。”张文凯看到这些事处理完了,便又说出了另外一件事。

自己之前光是想要生产石墨烯电池,所有的设备都已经准备好了,可是唯独落下了制备石墨烯的设备。

世界范围内来说,大型的制备石墨烯生长线还是很少的,一个国家能有几条这样的大型生产线就不错了,这套生产线可是十分昂贵的。

本来张文凯可以从小娜哪里得到制备石墨烯生产线的技术,但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张文凯面前,哪怕就是有了技术,以国内的生产水平来说,生产这样一条生产线有点困难。

如果说硬要生产的话也能生产,但是耽误的时间太长了,还不如买一批先用着呢,毕竟自己的石墨烯电池使用的石墨烯材料并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