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总算商量了一个没有人反驳的决策。她们各自回去歇息,但是她们一夜辗转,忧心事与愿违。
第二天,梅爵一早吃了几口早饭就匆匆去找表哥去了。女人们在家如坐针毡。她们表面上依旧说笑,做事,可是心都吊着,空荡无依。直到天黑,梅爵才在众人一天的焦虑等待中回来。她进了门,上气不接下气的,歇了口气,发现竟然只有孩子们和老太太在家。看见她,老太太先说:
“回来了!你路上没遇到你大嫂她们吗?”
“没有啊,我看天要黑了,就抄近路,走田埂回来的!”
“哎呦,你大嫂她们看见天色不早了,你还没回来,就去迎接你去了,可巧你又走小路了!走两叉头里去了……”
“不要紧,我再出去找她们回来。还有,娘不用担心了,划分层次,段表哥说会跟工作队说,不会涉及我们家,不仅不该涉及,而且我们家应该是……”梅爵想说是烈属,突然想起老太太和嫂子们并不知道铭卿瑞卿曾经做的事,暂时,还是不要跟她们说了吧。
“唉,谢天谢地,谢天谢地……划分什么层次,对我都没什么了,关键的是你们,尤其这四个孩子,还有长长的日子呢……你歇口气儿,喝口水,再去找你嫂子他们回来!不急!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啊!”
……
学校运转渐渐步入正轨。在他人看来办得有声有色,不停的有教育系统人员来访,来指导、来学习、来取经……学校的工作梅爵还勉强应付得过来,但是时间稍长,就暴露出问题了,李家的成年人中,只有她识字,家里凡事跟字有关的,终究都要等她来处理。有时回去,她又要处理家里的事,直到到下半夜才做得差不多,而且有时家里人等不及只好找到学校来。梅爵白天教学外还要接待这些校外来访者,黑天回去还要处理家事,忙得一天到晕头转向,直接就病了。
梅爵生病把老太太吓坏了,又是煎汤,又是熬药,亲自为梅爵忙前忙后,妯娌们劝也劝不住。
梅爵坐在床上,看着老太太一脸的焦急,心里也不是滋味。她忽然想到一个主意:让家里的侄女们也去上学。之前顾忌李家的家规,不敢对婆婆说,现在婆婆对家里唯一识字的她这样重视,也许说了,即便不会同意,也不至于惹得老太太勃然大怒。
这天早上,梅爵感觉好多了,躺在床上也不觉的这红木雕花大床硬得膈应人。三嫂韩章姁端来大碗小米粥,她起来喝了半碗。韩章姁看见她有食欲了,就高兴的说:
“能吃下东西了,要好了!谢天谢地!”
“三嫂,先别谢了,我想跟你商量点事儿!”
“什么事儿?赶快说,我还没吃饭呢!还有一堆鞋要理顺捆绑……”
“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我想让家里的侄女们去上学!让她们不要做睁眼瞎了!”
“啊?只是老太太那里能同意吗?”
“你同意了后,由我去跟老太太说!”
“昔日你是老太太眼中钉的外人,今日是却是家中的顶梁柱。确实你说最管用!大嫂同意了吗?”
“大嫂我还没找着机会说。不过少数服从多数,你这里有两个孩子,她那里才一个!”
“说真的,认字好不好,我也不知道了!看看我们家,七零八乱!”
“不能只看眼前,你要为她们的将来打算。现在男女平等。看看外面,人家的男女孩子都会识文断字,我们家的呢,不是要落单、落后了吗?你不着急吗?”
“你是说,以后女的也都会识字了?”
“是的,不说远的,就现在我们村里,男女老少都跑去学校学习了!反倒是我们自己家,几个侄女都不小了,还藏在家里,一点也不给我面子!”
“你这不是给自己找帮衬吗?”韩章姁哂笑道。
她边说边端着碗往外走,走到门口听到梅爵喊道:
“见到大嫂,让她过来一下!”
“好!上学这事,不管大嫂同不同意,我同意!我自己觉着这不是坏事!”
晚上,梅爵挑着油灯靠在床看书。儿子李民源伏在床头桌子上写作业。听见外面脚步声,李民源起身跑过去开门。门开了,奶奶、大伯母、三伯母进来了,几位姐姐跟在后面进来。
梅爵看看两位嫂子,又看看老太太。老太太神气平和,不知道两位嫂子已经和她说女孩们上学的事了,还是没说。不过她们来,一定是为了此事。李民源和各位长辈及姐姐们打过招呼后,又乖巧的坐回桌子前继续写字。三姐妹就围过来静静的看着弟弟紧握的笔一笔一画的在纸上走动。老太太看看几个孩子,微笑着问孙女:
“你们姐妹三人也想学学写字吗?”
“……”三位女孩听了奶奶的话,相互看着扭捏着不说话。
“想去,奶奶就让你们去!”
“去不去,你们自己说!”梅爵鼓励道。
“去去!”李民源在一边听见了,微笑着催促姐姐们赶紧答应奶奶。
“丫丫,别插嘴!让姐姐们自己说!”老太太柔和的嗔怪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