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昌斗智斗勇,利用地名的一语双关,保一方安宁。当然,据《吴越备史》记载,“八百里之战”完全是钱镠的智勇双全,只是在战后,钱镠高风亮节,主动把功劳送给了上级领导董昌。不过主流观点认为该书的真正编撰者是钱氏后人(钱镠之孙),因而对钱氏存在一定程度的美化……
总之,董昌凭借“八百里之战”等战绩,逐渐成为“杭州八都”中的明星团长,为他日后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黄巢之乱”的一个典型衍生品就是巨匪刘汉宏。
刘汉宏本是山东兖州的一个小吏,“王仙芝、黄巢之乱”爆发后,奉命跟随镇将平叛,期间劫辎重而叛,加入了王仙芝的草军。随后又在战斗中接受了招安,驻军于江陵府。
黄巢北伐时,王铎弃城逃跑,临走时让刘汉宏负责组织江陵保卫战。结果刘汉宏匪性不死,自劫江陵,再次啸聚山林。
随后又接受招安,成为宿州刺史。因嫌官小,再次以叛乱相威胁,朝廷隐忍姑息,将其升迁为浙东观察使。在浙东任上,刘汉宏积极向朝廷缴纳贡赋,朝廷对此很满意,认为浪子回头金不换,于是赐其军号“义胜军”,任命他为义胜军节度使,下辖七州之地。
刘汉宏野心勃勃,认为自己是汉高祖刘邦转世,经常大放厥词,“天下方乱,卯金刀非吾尚谁哉?”自认为有一朝天子命。
某日群鸦聒噪,搅扰了他的酒兴,于是命人将那棵树砍伐。那是一棵年代久远的古树,手下人劝他不要砍伐,“巨木不可伐”,人们相信古树是有灵性的,将其砍伐是非常不吉利的,是要遭报应的。刘汉宏大怒,说我上辈子都敢斩白蛇,这辈子怎么就不能砍树了?(吾能斩白蛇,何畏一木!)
刘汉宏称雄于江淮,与董昌进行了长期的摩擦和争斗。董昌在与刘汉宏的争斗中,逐渐发展壮大。
中和三年(883),董昌公然占据杭州,驱逐朝廷命官,自称刺史。周宝无力节制,只好绥靖妥协,表奏他为杭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