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党”内讧,韦保衡将路岩排挤出朝廷,外放为西川节度使,路岩将胡曾召为掌书记;后来高骈镇西川,胡曾又成为高骈的掌书记;“黄巢之乱”时,胡曾跟随高骈坐镇荆南。据说在他觉察到高骈有不臣之心后,不辞而别,终老家乡。
胡曾有150首七绝诗,汇编成著名的《咏史诗》。《全唐诗》录其诗一卷,胡曾也被选入《唐才子传》。
前文中,王宗衍荒淫无道,宦官宋光浦以《姑苏台》一诗劝谏,“不觉钱塘江上月,一宵西送越兵来”,这首诗的作者就是胡曾。
然而他的这位孙子,胡装同志,就真的比较能装了。他的学问不要说跟他爷爷胡曾相比了,就是跟一般人比起来,都是相当一般。然而在唐末那个讲究出身、门第的时代,“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的说辞风行一时,于是胡装就以“胡曾之孙”的身份处处装孙子。
杨师厚坐镇魏博的时候,节度副使叫李嗣业,是胡装的老朋友,于是胡装前往拜谒,托关系、走后门,得到了贵乡县县令的小差事。朱友贞分割魏博诱发魏博银枪效节军兵变,小将张彦举魏博之地投降李存勖,兵变中,李嗣业被杀,树倒猢狲散,靠走了李嗣业门路的胡装也就光荣下岗了。
李存勖接管魏博后,“胡曾之孙”胡装前往拜谒求官。当时帮李存勖打理魏博的司空颋却迟迟不授予其官,因为胡装在贵乡县的口碑不好,贪污受贿,品行不端。胡装急了,“还讲不讲理了?天下的贪官多了,怎么就非得跟我过不去?”
李存勖要回太原的时候,胡装跑去“拦驾含冤”。门卫老大爷禁止其进入。胡装强行闯卡,直接闯到李存勖的办公室,大声嚷嚷道:“我是唐朝著名大诗人胡曾——的孙子!大王沿袭唐祚,寻访唐朝公卿子弟,我就是呀。我虽然没什么经天纬地之才,但比起那些凡夫俗子,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可为什么迟迟不受重用,备受打压排挤?干脆,我今天就死在这里得了!”
大吵大闹,一哭二闹三上吊。
把李存勖吓了一跳,心说这是个什么玩意儿?于是安慰他道:“我之前确实不清楚,有事说事,何至于此?寻死觅活的……来来来,喝点酒,吃点东西,有话好好说。”
李存勖哭笑不得,把他打发走之后,对郭崇韬说道:“你看着给他安排点儿事儿做吧。”
郭崇韬给胡装安排了一个馆驿巡官的岗位,相当于今天的民警;不久之后又授予监察御史里行,工作职责与监察御史相同,但俸禄有所减少;稍后又先后升为节度巡官、节度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