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马希范成为了南楚国的一把手,而桑维翰也成为了中原王朝的宰相。桑维翰便奏请石敬瑭削减马希范的仪仗,以报当年的蒙羞受辱。
实际上,这很有可能是后世故意抹黑桑维翰。打开地图,从今天的湖南长沙(潭州)去河南,干嘛要绕道江苏呢?
清朝时成书的《十国春秋》保留了北宋时成书的《三楚新录》的这段记载,但清朝史官已经对此事表示严重怀疑,在这段记载的下面特意标注了“似未可信,录以备考”。
因为桑维翰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对他的历史评价呈现出极端的两极分化。夸他的人说他有王佐之才、治世能臣,甚至连宋太祖赵匡胤都十分推崇桑维翰的治国才华;骂他的人说他是千古罪人,是卖国贼,是民族败类……
而在这种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中,骂他的占主流,时至今日,也是如此。因为桑维翰是“亲辽派”灵魂人物,是割让幽云十六州的始作俑者。
所以骂得最凶的,是南宋。
为什么我们偏安一隅,尽丧北方国土?因为敌人太强大。
为什么敌人太强大?因为他们占有幽云十六州。
为什么他们占据幽云十六州?因为石敬瑭割让。
为什么石敬瑭割让?因为桑维翰的主张。
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取代后晋的,是后汉,开国皇帝正是刘知远。刘知远也是割让幽云十六州的参与者,所以在刘知远称帝之后,就要系统性地粉饰“河东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