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尽量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给出我个人对他的评价:
首先,他的功绩和能力都是是毋庸置疑的。
对内,耶律德光通过政治手腕摆脱了傀儡的角色,逐渐脱离了述律太后的强势控制;
对外,则更值得大书特书,他先后两次推翻中原政权,册立傀儡皇帝石敬瑭,“以汉制汉”,破天荒地让中原王朝向游牧政权称臣纳贡,契丹成为了“天朝上国”;最后更是直接入主中原,在汴州登基称帝,为游牧文明树立起了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
其次,他的过失也是显而易见的。
他是打江山的好手,却是坐江山的菜鸟。连他自己都准确地给出了答案,即被《辽史》大力吹嘘的“三失之训”。耶律德光不傻,他非常清楚搜刮百姓会大失民心,会大幅增加中原的管理成本,但他仍然义无反顾地这样做了。
还是那句话,政治家仅关心政治。耶律德光之所以明知暴政失民心,还放纵士兵“打草谷”、搜刮钱财,是他深思熟虑后的最优选择,也是他的唯一正确选择。
耶律德光南侵的目的不是为了解放中原人民,不是为了让红旗插遍五湖四海,他的目的我们多次提及,就是为了摆脱述律太后的控制,夺取契丹的最高权力。通过这次战争,积累军功、声望,培养自己的嫡系,让自己的翅膀更硬。
随他南下的这支军队,无论是契丹族人,还是其他仆从部落,目的也很单纯,就是抢钱、抢粮、抢娘们儿。他们不关心政治,只关心利益,谁能带领我们抢夺战利品,我们就拥护谁。
耶律德光为了争取他们的支持,不得不满足他们的需求,放纵他们劫掠。道理就跟李克用放纵沙陀骑兵劫掠一样,当时少年李存勖就提议要对这些加以约束以收买民心,李克用就语重心长地跟儿子说了这番实话。
耶律德光是大辽皇帝,更是草原诸部的联盟长,他代表的是诸部族酋长、各部大人的利益,而不是代表人民——特别是中原人民的利益。
最后,耶律德光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真的总结出了“以汉制汉”的十二字箴言,三条办法针对着他的“三失”,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做好公关工作,为契丹塑造一副亲民的人设,让中原人对契丹由恨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