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吧?”有人猜测。
旁人也开始纷纷补充:
“应该视力不太好。”
“常年血压偏高?”
“是不是喜欢听□□和黄梅戏?”
“文化程度似乎不太高。”
“南方人?”
……
顾惜在台上听不到观众们的回复,所以在停顿了片刻之后,又继续道:“现在这个‘喜宝’的主人是一位78岁的老人家。”
“这位‘用户’并不是我们提前制定模拟出来的一个虚拟固定模式的人物,也没有提前将某些选项和信息录入到‘喜宝’的程序当中,这一点,各位可以通过舞台左边的实时状态数据栏上看出来。”
那上面就是一串一串的数据,反正顾惜看不懂,顾炎麟就是这么跟她说的。
接着,顾惜又继续道:“我们只是随机选取了一位‘用户’,选取了他平时说话的一些内容,直接转化为指令输入给了‘喜宝’,系统通过捕捉用户的声音、生活习惯、经常查阅的内容进行学习和分析,最后了解到了它的‘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再根据‘主人’的习惯、喜好来进行自我调整,这个过程我们并不参与,都靠系统自己完成。”
这很像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的过程。所以,也可以变相的理解为一种人工智能的‘情感化’。
观众区里有不少专业人士,听到顾惜的解说,再看弹窗上的数据,渐渐也明白了这个项目设计的真正亮点之处,不免惊叹。
“要是这样的话,倒是真的了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