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娇娇叹息一声,李小春怀念的不是汤圆的本身味道,她怀念的是做汤圆的那个人,怀念的是汤圆上面蕴涵的关爱呵护。
不过,这也给了许娇娇灵感,她那会儿正考虑达达食品厂的新产品问题,当即就想到了汤圆的另一种吃法,既方便随身携带还不用煮,那就是爆浆麻薯了。
爆浆麻薯照旧交给李小春反复试做,做出最合适的几种口味记下配方,来抵她一部分的学费和生活费。
许娇娇又不是什么慈善人,她可是资本家,怎么会不趁机收点利息回来。
有情怀加持的李小春,很快就把配方做出来传回云州,从鲜花饼厂房分出二十个工人,配上李国华去相熟机械厂采购的机器,开始生产源源不断的爆浆麻薯。。
紧接着,秃头三人组做的广告方案拍出的爆浆麻薯广告在央视上播出,就跟夹心小面包似的,一播出来,销售订单蜂拥而至,然后爆浆麻薯工人队伍也扩张到三十人。
爆浆麻薯的销售量甚至一度超过夹心小面包,成为厂里最畅销的食品,特别受沿海城市的欢迎,所以那边的订单也最多。
许娇娇心想大概是爆浆麻薯q弹的口感,还有吃在嘴里爆浆的快感,所以使得喜新厌旧的消费者无情的抛弃夹心小面包,投入了爆浆麻薯的怀抱。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原因,而是一部分地方食品厂眼红夹心小面包的销量,也推出了自己厂生产的类似产品,价格比达达食品厂的夹心小面包便宜点,以吸引消费者。
虽然因此流失了一小部分订单,但大多数消费者还是认准在央视上做广告的达达食品厂的夹心小面包。
这也是许娇娇在央视做广告的用意之一,在消费者心里树立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