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人通读经义不错,但在这上面,还是江南地区最为浓厚,只因为北方连年战乱,这北方的读书士子对于经义不大熟悉,但是对于时事方略却是颇为精熟。
若是直接舍弃经义,这等于就是要与全江南的读书士子作对,而这个,是老朱绝不愿意看到的。
虽说对江南士子的态度,老朱没那么喜欢,但是,总归来说,这是归属于自家阵营,可以利用,但不可推到自己的对立面去。
所以,从一开始,朱标就完全没想过将经学剔除科举考试。
不过,这经学独占鳌头,可也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会挤压其他学科的位置,这就令朱标很不爽了!
多多增设其他科举考试科目,也是为了削弱经学的影响力。
胡惟庸闻言,起身道:“殿下,臣以为,目下科举,可以将学府科目之中抽取一些出来,作为考试内容。”
“如算学,天文,地理,律法,等等都可作为科举内容……”
“妙哉!”朱标看着胡惟庸,这胡惟庸可真是懂事,把自己想说的话都替自己说了出来。
这非常好!
朱标轻咳一声,道:“此事,还是要三位多做商议,看看具体挑选哪些科目作为科举考试内容,本宫这里,只是务求一点,必要选出能做实事之能臣干吏,为我大明臂助。”
“臣等明白。”李善长齐齐答应,这没什么好说的,科举,就是为朝廷吸纳天下的优秀人才,添加新鲜血液,这挑选出来的人自然是越有能力越好。
朱标想了一下,又补充道:“此外,历朝历代都是让士子们只选一门考试,今我大明科考,本宫以为,当考校所有科目,唯有如此,才能检验出士子是否掌握多方学问,也唯有如此,在地方任职,才更加游刃有余。”
“全都考?”三人都楞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