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瑜去了门口的专卖店,她改了一下店里的陈列,使得店里看起来更整洁,一目了然,让人更有购买欲,在后世,服装店的陈列是很有讲究的,有专门的公司帮大品牌做陈列,楚瑜试着把细节做到完美,至于其他的,就顺其自然吧!
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如楚瑜所想,羽绒服这东西虽然必将成为冬装的主宰,可刚上市时,并不是谁都能接受的,再者价格也放在这,果然,连续三天的报表都显示并不乐观,的专卖店还好,毕竟来的老顾客收入水平放在那,北京官太太多,总有人能看得上又出的起钱的,因此一家店一天也能卖出几件,可那些摊贩们就惨了,至今没人来补货,各个都很着急,怕这批货压手里卖不出去。
“林老板,您可得想想办法啊!”
“是啊,林老板!不为我们,也该为您自己想想办法啊!”
“要么,您利用自己的名气帮工厂宣传一下?”
楚瑜上电视后,有几个摊贩认出了她来,向她求证实,她没有否认也没有肯定,但是明眼人心里都有数,知道她就是电视上那个林楚瑜。
羽绒服卖不出去,楚瑜也郁闷,她沉默片刻,忽而笑了起来:
“你们先回去!坚持下去,两个星期内,我一定要让羽绒服火遍全国!”
第131章 羽绒服
“冯导。”楚瑜去电视台找了冯刚。
冯刚疑惑道:“林老师, 你怎么来了?快进屋吧!”
楚瑜进去后,解开围巾, 嘴角带笑:
“冯导, 我这次是代表工厂来的,您也知道, 一直赞助我们节目, 还替节目分担不少费用,是个不错的合作伙伴。”
这事冯刚肯定知道, 眼下这种情况,电视台还没有过品牌赞助的先例, 出了赞助, 要求并不多, 不过是在片尾加了名字备注而已,对节目没什么影响,但是对节目组的帮助却很大, 节目组这么多人,一个老师, 16个常驻学生,每期的情景剧演员至少也有四五个,都需要服装, 每期节目都要求服装不重复,看起来是小事,算起来却要花不少钱,如果让演员自带服装, 肯定不好看,是个大品牌,出的服装都是根据演员的身材量身定制的,洋气好看,一眼看去,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养眼亮丽,让人看着心情就好,节目档次一下子就提高了,很多观众来信,问这些衣服在哪买的,说实在太好看了。
这样好的合作伙伴,冯刚当然想维持住,毕竟,眼下电台是真的穷啊,穷到拿不出一块钱的外汇。
“这我知道,林老师,那边是什么意思?”
“其实没什么。”楚瑜笑道:“就是发行了冬装,但是冬装的售卖不理想,的意思是,能不能在节目里插个广告。”
“广告?”冯刚愣住了,随即双眼一亮,激动道:“要上广告?真的假的?”
前几年文革,广告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直到改革开放后,丁允朋先生视在文汇报发表了一篇《为广告正名》的文章,才算是为广告平反了,后来在中央的支持下,广告被合理化。
中央台的第一条有偿广告是美国威斯汀豪斯电器的广告,之后,日本的西城铁公司在《新闻联播》前,播出了报时广告。1979年10月中央台成立了广告科,用来专门负责中央台商业广告的销售、播出、管理工作,这时候,电视上很少有广告,就是偶尔有一两条,播出的也大部分是化肥、工具等生产资料,其他的广告根本没有,再加上全国的私营企业一只手数的过来,规模大的更是少之又少,试问,几个企业有资本能在央视做广告?因此,广告科自成立以来,一直完不成电视台的创收任务,再加上国内之前并没有做过广告,没有参照,没有经验,做出来的广告质量特别差,效果也不明显。
不过这种状况在几年后会得到改善,那时候的《广而告之》可是很多中国人共同的回忆。
楚瑜笑笑:“真的,老板跟我是旧识,听说我跟电台的人都认识,就托我来问问情况,看能不能便宜一些。”
“能!能!当然能!”冯刚激动坏了,忙说:“这样吧!我现在就带你去!”
楚瑜跟在冯刚身后去了广告科,进去后,却见广告科的几个人正坐在那无事可做,表情呆滞,双目无神,如果放在后世,人们一定会批判这些人的不作为,但现实是,广告科的人实在无事可做,电视台接不到广告就意味着他们没有活干。
“冯导?”一个中年男人站起来。
“夏主任!”冯刚笑道:“我给你带了个人来,帮你完成广告创收!”
夏主任闻言,顿了片刻,盯着楚瑜看了许久,才不敢相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