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样来定义种族歧视,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极其可怕。
这次的情况就像电影《撞车》某些情节极其类似,甚至比电影《撞车》里的情节还要极端,还要可怕。
我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发生,更不希望有人出于竞争的目的,就用这种极其低劣的手段来煽动舆论。
这种舆论不止伤害到了布莱德先生个人的名誉,更伤害到了我们所有的人。
大家可以想想一下,未来拳击界白人不能跟黑人对战,大而化之,未来所有对抗领域,不懂种族的人不能对战,那会是什么样的状况?
未来名人必须要找一个不同种族的女友来表示政治正确,那会是什么状况?
那太可怕了。
我创作和拍摄《撞车》的目的,就是想用电影镜头语言来探寻有关人与人之间关系,谈论种族之间矛盾的问题,让人们重新去认识已被歪曲了的歧视问题,再次用一颗公正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去观察我们的世界。
我这样说并不是要跟谁辩论,也不是要宣传新电影,一部电影票房成绩的好坏根本在于电影质量,在于观众们的选择,而不在于宣传。
在这里,我最后再说一句,请不要用这种手段来进行不良竞争,太肮脏了!”
“哈吉斯导演,请问说的竞争对手指的是谁?”
“哈吉斯导演,你有怀疑的对象吗?”
“哈吉斯导演,你指的竞争对手是否是同期上映的电影?”
记者们追问道。
哈吉斯导演没有理会,摆了摆手走了。
负责《撞车》宣发工作的简·威尔逊女士面对记者询问说,“看过《撞车》的观众都知道,这部电影是在反映当前我们社会存在的复杂的种族关系,并通过十多个交叉的故事,试图探讨存在这种歧视以及矛盾扩大化的原因,也试图劝解大家放下矛盾,求同存异。
这部电影对于解决社会矛盾,起着积极的作用,而《撞车》从立项到拍摄,布莱德先生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布莱德先生拍板决定投资拍摄《撞车》,他认为这个故事很有正能量,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布莱德先生喜欢这个故事,并且在准备拳击比赛的时候,挤出时间来参与电影的拍摄,他认为这样做有意义。
最后《撞车》的宣传策划完全是由三家公司的宣发部门共同决定的,我们拥有专业的策划团队,绝对不会用这种幼稚可笑的手段来进行宣传,更别说利用布莱德先生,这种怀疑不止是对我们职业的侮辱,更是对民众智商的嘲讽,谣言止于智者,谢谢各位!”
简·威尔逊女士带着几个跟班坐上了车子。
经过几轮宣传,有关李察种族歧视,以及他利用这种方式来宣传电影的舆论渐渐消失。
“这下你总该安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