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更)

唯有让大部分人先了解杜甫,等到对话的时候,才能让大家引起共鸣。

沈飞以城墙为舞台,继续陈述杜甫的过往:

“从望岳到登高,便是杜甫的一生。”

“少年杜甫出身名门,鲜衣怒马,落榜后奔赴泰山,写下了著名的“望岳”。

之后。

杜甫遇见了李白、高适。

三人寻仙问道,逍遥自在。

再后来,三人分别,命运殊途。

彼时,玄宗招揽天下贤才,通一艺者即可前往长安应试。

多年怀才不遇的杜甫,见到这个消息颇为愉悦。

但,李林甫嫉妒贤才,操弄比试。

杜甫,困局长安十年。

唐玄宗所谓的野无遗贤,从当下来看,是多么讽刺。

十年后。

杜甫的《三大礼赋》得玄宗赏识,十多年的光影,杜甫等来了兵曹参军一职,简单来说,就是看管兵器库。

此时的杜甫再也没有年少时期的鲜衣怒马,眼神中的光逐渐黯淡,身上的英气内敛,愈发沉稳。

即便官职不大,但是杜甫依旧打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人。

但,当杜甫返回奉先的时候,自己的小儿子已经被活活饿死。

古时的诗人崇拜李白,但总是在杜甫身上引起共鸣。

人们总是追求诗和远方,但柴米油盐往往会将人拉回现实。

杜甫的诗歌风格,从此走上了一条与之前截然不同的道路。

同年,安史之乱爆发。

肃宗即位,玄宗逃往灵武。

身为人臣,杜甫必须前往灵武觐见。

但,在路上,杜甫被叛军抓获。

好不容易从叛军手里逃出生天。

他回望长安的时候,写下了千古名篇——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离开长安,他多方辗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