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太后的祖籍凉州西平郡被蜀汉占领时,族中老人、旁支林林总总有好几百人,这些人有的想要迁往洛阳,有的想留在西平,郭太后与刘封没有仇怨,眼下又有西平郭氏迁移的事情牵扯,派出亲信之人到荆州并不意外。
这一次,郭太后的使者是从弟郭建。
郭建袭西都侯,掌管宫中禁卫,也就是负责魏帝皇宫中的宿卫安全工作,这个任务非亲信之人不能担任。
有郭建从中牵线搭桥,刘封就和郭太后之间,第一次建立起了直接对话的渠道,这是继甄宓南奔荆州之后,刘封再一次和魏国的后宫势力联系上,对接下来重新构筑汉魏关系至关重要。
郭建到来荆州,刘封对此很是重视,亲自设私宴接待。席间,看到风尘仆仆前来的郭建,刘封开始画起大饼来。
“叔始,你放心,郭家的人,想留在大汉,我一定好好相待,要是想去洛阳,我也不会拦着。其实,上一次汉军出兵凉州,主要打的是卢水胡,而不是魏国,司马昭的那些魏兵,只是捎带上了而已。”
“汉魏皆是汉人王朝,同出一脉,以我的想法,汉魏两家,能够休兵罢战,让百姓休养生息,才是正理。”
汉吴江夏大战已经开始,这个时候要是魏国联合吴国,一起对蜀汉动手,那刘封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很难挡住魏吴的合攻。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魏国内部找到对蜀汉抱有友好态度的合作者。
综合来看,也只有郭太后能够争取,其余两个曹爽、司马懿,都不可能对刘封抱有什么好的态度。
“丞相言之有理,太皇太后、金乡公主、南乡公主,都在荆州,若是两国交兵起来,为难的是她们,建回转洛阳之后,一定将丞相的善意转呈给太后,汉魏要世代友好,携手并进才是。”
西平郭氏地处凉州,汉人少,胡人多,郭建从小也没少受胡儿欺凌,这时也是感同身受。
西平郭氏这一次大迁移,本来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但因有刘封的支持,顺利的让郭建不敢想像。
传说中的刘阎王、刘屠夫,成了刘善人。
在此之前,郭建从司马懿、曹爽等人口中,多听到对刘封的诋毁之言,这一回接触下来,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刘封哈哈一笑,郭建表露出善意,这对蜀汉分化魏国朝堂的力量有帮助,不过,单靠郭太后这几个人实力还是单薄,刘封决定再给她一个臂助。
“叔始,我听说你们西平郭氏,是在昭帝时由太原太原徙居陇西,然后又从陇西分支到的西平郡,既然同出一郭,太后何不主动与郭征西将军联络,郭氏手里有了兵权,那在朝堂上就有了说话的底气。”
郭建听刘封说起郭淮,神色一黯,说道:“丞相有所不知,当年太后入宫之时,曾与郭将军之弟郭配有过归籍的提议,但却被太原郭氏给回绝了,为此,太后心里一直堵着一口气。”
刘封倒不知太原郭氏、西平郭氏还有这一段典故,不过,郭配当时回绝也是正常,郭夫人只是入宫为美人,西平郭氏是郭家一脉分支之分支,与太原郭氏根本没办法相比。
“叔始,此一时彼一时,当初太后身份不显,郭配瞧不上也是正常,现在太后是宫中之首,皇帝之母,地位和身份皆是不同于往,我想太后要是传诏,郭配他必俯首低头。”
“太原郭氏内部,也一样会有争斗,郭配只是次子,真正做主的人,应是郭征西,叔始回洛阳之后,可以直接谏议太后,与郭伯济书信关系,伯济兄打仗的本事,我刘封也是佩服的,想来眼光也一样不会差了。”
刘封站在郭太后的立场上循循劝导,其洞察人性的说法,让郭建大为佩服。
郭建感动的大发感慨,连连点头道:“丞相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怪不得金乡、南乡都愿意跟着丞相,而不愿回转魏国。我临来之时,太后还有言相嘱,要我在西平族中,寻一貌美温贤的女子,送给丞相纳为妾室。”
西平郭氏只是分支,人丁满打满算也就千余口,再除除减减,能出郭太后这一个美人已是侥中之幸,再想寻一个美女出来,难度很大。
其实,郭太后的年龄只有二十七、八,配上刘封倒是真合适,但可惜,有魏国太后的身份,只能无奈作罢。
郭建对此深以为憾。
“叔始,你回去之后,一定要和太后说清楚,若是西平郡太后家族中的族妹,出于汉魏两家友好,我刘封不会推辞,但若是太原郭氏的女子,那就算送来了,我也会退回去,这一点,还请太后见谅。”
刘封郑重的和郭建再三叮嘱,西平郭氏送女倒没什么,只要不是太原郭氏就行。
太原郭氏是世家名望大族,但在魏晋时期,郭家的女儿名声却是臭不可闻,可以说是谁娶谁倒霉。
比如郭配的女儿郭槐,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妒妇,这个女人在嫁给贾充之后,逼得贾充的两个儿子身死,更可怕的是,郭槐还生了一个比她更嫉妒的女儿:贾南风。
想到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代妒后,刘封就心中震憾。
娶妻娶贤,纳妾纳美。
传说中贾南风相貌丑而短黑,性情又凶妒暴虐,手段残忍极端,这样的女人,不要说纳进府内,就是传些风言风语,都有可能会造成喧然大波。
司马衷这个傻子皇帝能忍受贾南风,刘封可忍不了。
——
郭建满意的回转洛阳。
至于他能不能顺利的说动郭太后,又能不能化解魏国对蜀汉的敌意,刘封没有过多去关注,他只是吩咐柏灵筠注意荆州南阳郡、信阳一带的魏军动向,以便邓艾、文钦及时作出应对。
同时,刘封又给鄂焕和廖化传书,告诉他们要做好撤退的万全准备,真要是魏国方面真的出兵的话,放弃最靠近洛阳的宜阳飞地,也不是不可以。
在送走郭建之后,刘封带着中军移驻陆口,开始积极准备对吴国的反击行动。
外交层面的博弈,无非就是一拉一打。
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在战场上。
江夏战场上整个的态势,最内圈是夏口城的步家,步阐和步练师的族兵约有万余人,战斗力一般,优势在于军资充足,只要不出现叛徒,守城一年半载不成问题。
中间一层是孙峻、朱然的吴军主力,有近三万人,连同辅兵在内,对外号称五万人,这五万军队也是孙权手中最大的一支野战机动军队。
在后续的武昌、柴桑方向,吴国还另有吕据、诸葛恪等部的援兵,总兵力全加起来,有近七、八万之数。
对吴国来说,此次汉吴大战动用的兵力,是刘备当年东征之后最大的。
这些年,随着北方侨民的南迁,还有扫荡山越的所获,吴国不缺青壮男丁,拉出一支可战的军队也是轻轻松松。
当然,可战并不代表能战。
由山越兵和流民兵组成的吴军,战斗意志一直是个大问题,他们不知道为谁而战,也不想为孙权的妄为送了自己的性命。
随着年纪的老迈,孙权的疑心病越来越重,手握重兵的大都督陆逊,已经不能得到孙权的完全信任。
在江夏郡最外面的一层,是蜀汉还未完全形成的半月形包围圈。
陆口、长沙方向,有刘封刚刚新建的中军,聚拢了张苞、习隆、梅敷等数支郡兵,人数约在三万余人。
安陆方向,有关兴统一指挥蜀汉的北路军,征调了竟陵、当阳等地的郡县兵马,麾下有文休、文武等将兵近二万人。
文聘在归汉之后,不愿与魏国为敌,选择了归家休养。
刘封也不为难于他。
文家既然到了南郡,那早晚要出仕,不然的话,文家在几代之后,就会沦为地方小族,最后分崩离析。
在更靠后的江陵,蜀汉荆州刺史府正在进行全面动员,可发动青壮近六万,用于后方的军资辎重运输,必要时也有可能遣上战场。
当然,这些青壮辅兵的战斗力甚弱,真指望他们上战场,那荆州就危险了。
邓艾、丁奉、文钦各部,在得了刘封协同作战的命令后,也是闻风而动,作出向吴境运动的态势,以吸引当地吴军的注意力。
特别是驻守在潜山、六安的丁奉,频频向合肥的吴将全琮发起袭扰,可以说,除了东线广陵的陆逊一军没有什么异常外,西线、中线的吴军也皆被牵扯了进来。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