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领导开会,除了听上头布置任务,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争,争资金,争项目,争指标,归根到底是争地位。
赵康文并不那么喜欢参加这样的会议,因为他能争的东西很少,说话的声音太轻。
岩州是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对岩大也很支持,所以,岩大不缺钱,岩大现在缺的,是科研成果,而高校之间论高低,首重的就是科研。
以师范类、文科类为主体的岩大,在这方面确实太弱了。
会议讨论的时候,赵康文领着副校长和助理闷了半天没说话,因为讨论最开始,连续几个项目的争夺,他都一开口就被直接呛了回来,一句“岩大有什么科研能力和成果拿来看看”,就足以让他灰飞烟灭,无话可说。
赵康文默默听着,讨论出现了一个新话题:“有个大一学生刊文论证曹操墓,也就是安阳高陵的位置所在,说得有理有据……现在业内专家都快吵翻天了。”
赵康文听着热闹也想搭搭话,想想又算了,反正又不关我们岩大的事。
第146章 溪山塔下许庭生(三)
会议讨论一时间不可避免的偏离了主题,而且似乎没有短时间内回归的可能,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事里包含的两个概念:大一学生,曹操。
一代枭雄曹操曹孟德,是我国数千年来最具话题性的历史名人之一,正史、演艺、戏剧等等,皆多有涉及。
至于曹操墓的所在,更是一个千古谜团,历史上说法众多,诸如许昌城外说,漳河水底说,铜雀台下说,河北彭城说,最著名的莫过于七十二疑冢之说——曹操临死前害怕坟墓遭到盗掘,吩咐死后将72座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抬出邺城,埋葬在漳河旁72个不同的方位,布下迷局。
而现在,跳出来表示自己很有可能破解了这个千古之谜的,居然是一个大一学生,而且看样子似乎还不算胡说八道……
这事情实在太有趣了。
热议持续,渐而形成了两个泾渭分明的扎堆“小会场”。
专业出身理科类的校长领导们,讨论以热闹有趣为主,聊聊曹操,再聊聊那个吃了熊心豹子胆,不知天高地厚的大一学生。
专业出身文科类的校长领导们,热议的方向要专业得多,毕竟曹操不论是在史学,还是文学领域,都拥有着极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