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许庭生想了想说,“那到底是谁要狙击星辰,有没有方向?”
“我正在找人打听。”
“谁?”
“一个在互联网圈,金融圈,在美国和国内……关系真正杂到不行的人。”
胡琛说的这个人叫韦恩·杨,他是胡琛留学时期在斯坦福的大学同学,一个中美混血的超级活跃分子,曾热情照顾过很多当时初来乍到的中国留学生,当然,同时也坑了大伙不少钱。
胡琛就是在坑与反坑中与他结下的情谊,不过,他只读到大二就退学了。
名校中途退学的韦恩·杨并没有如他的先驱比尔盖茨那样走上创业道路,获得巨大成功,然后被人津津乐道……他演绎的是另外一种人生——混也是一种生活的极致版。
他混的层次太高了。
以至于,很多平时形象良好的富豪和名人在提起他时都会暂时失去风度,忍不住骂一句,韦恩?shit,那是个xx的混蛋。
但是不管他们怎么骂,当他们遇到某些问题的时候,他们第一个想到的,还是这个混蛋,尽管他们明知自己一旦找上他,就会被坑一笔。
这个混蛋的人脉和关系网实在太过庞大和复杂了,他几乎能在所有事情上掺一脚,能对任何一件事提供有效信息。
这就是他的生存之道,他的豪宅、名表、跑车和美女的来源。
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不是谁都可以,就像其实并不是谁都有那样的眼光,早在数年前就把几乎所有时间用于混迹华尔街,硅谷,深圳,班加罗尔……
他可以跟那些才刚刚起步的各国创业者在小餐馆一边分享着最廉价的酒菜,一边畅谈梦想,给予他们不需要成本的忠告和帮助,也可以厚着脸皮频繁的出现在各种高级酒会、论坛,跟各路大亨、总裁、名媛端着红酒优雅的谈笑风生,交流意见……
于是,当一家印度公司想在硅谷寻求技术支持,他们会先找韦恩·杨;
当一家华尔街银行想了解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投资前景,他们会找韦恩·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