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这片湖泊是你承包的吧,看样子今年冬天你就将迎来一场大丰收啊!”
“……”
最后还是李教授问出关键的问题:“这次你们下去再次发现无骨透明鱼和河豚没有,难道就是这些成绩?”
这下问得刚下水的几位专家面面相视,古弘宇也不知道他们在半个小时里面到底有什么样的发现。
一位专家这时候站出来说道:“李老,这片湖泊水底地形复杂,深浅也极度不一致,生物种类比较多样化,我们几人就我个人没有其他发现,但是这样的环境满足无骨透明鱼和河豚的生长条件。”
“你们呢?”李教授指向其余三人。
剩下的三人当中,其中两人齐齐的摇了摇头,表示这趟下去没有其他收获,而其中那位齐专家这时候慢慢解开腰上套着的小布袋,这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里。
马上呈现在所有人面前的是一个茶杯大小的玻璃瓶子,里面灌满了水,瓶里有一只古弘宇从来就没有看见过的东西,它像一截一头大一头小的小管子在瓶子里的水中游动。
还没等古弘宇询问这种东西是什么的时候,旁边一名专家就惊呼道:“这,这是火体虫,但这怎么可能出现在内陆淡水湖泊里面?”
火体虫?古弘宇现在算是知道了齐专家手里瓶内“那截管子”的名字,但怎么会叫做火体虫呢,想到这里他眼睛不由的看向人群中最熟悉的孟教授。
孟教授当然知道古弘宇的诉求,于是轻轻调侃了一句:“小古,你承包的这片湖可真够神奇的啊,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物种,说不准什么时候我们国家就给你征用了!”
但是听在古弘宇的耳朵里确实一震,要真是层出不穷的出现很多难以解释的生物,那这片湖泊还真有收归国有的可能。
不过没等古弘宇多想,孟教授就开始讲道:“现在小齐瓶子里面的生物,看上去确实很像火体虫,但是这种生物一直都在海洋里面发现,在内陆淡水河流都不成发现过,也不知道它们怎么会生活在红湖里?”
“火体虫并不是单一的生物,而是由上千个单独个体组成。这些无性繁殖的火体虫小至橡皮擦大小,大至18米长。与很多大型海洋动物一样,例如鲸鲨,火体虫是滤食动物,它们会吸收包含浮游动物的海水。当它们吞食了浮游生物,再将过滤的海水吐出来。”
“这种看起来像收集了好多泡泡的管子的生物,科学家称为‘火体虫’,长约7厘米,是一种球形的聚合体生物,那些泡状物就是聚合体的‘居民’。每一个微小的个体都像泵一样给有机体提供水分和养分,使得这个聚合体能够生存,同时还发出光芒。”李教授细心的跟古弘宇这个小白再次科普了一下火体虫的知识。
古弘宇不自觉的摸了摸脑袋:“可是眼前这条虫子没有发光啊,你们怎么能断定它就是火体虫呢,万一它们只是长得相似而已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