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指大跌500多点,跌幅达到20,这样的机会不在标普500股指上大赚一笔就实在是太可惜了。事实上,钟石正是打算在这次大跌中捞到足够和国际资本大鳄相抗衡的资本。

想要和那些大牌的对冲基金玩,没有个十亿美元的资本,恐怕连塞他们牙缝的资本也没有,这还是因为在香港,某些衍生品的交易要比在纽约迟上不少,而且很多相关的衍生品并没有交易的地方,这让钟石有点无奈。

事实上在这个年代,发明了“高斯联结相依函数”的李祥林还在加拿大读书,而那些臭名昭著的信贷违约掉期和担保债务权证等金融工具连理论基础都还没有呢!

而这些东西,就是导致零八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

第二卷 第一个十亿

第1章 气功大师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华夏大地到处都流传着特异功能的新闻,无论是在官方的报纸上,还是在火车站卖的一块钱厚厚一本的那种不正规的刊物上,隔空取物、耳朵识字、视日辨时等各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忽如一夜梨花开”,散落在每个人的身边。

更为不可思议的是,官方竟然成立了一个“华夏人体科学研究会”,其中大部分都是军队中的老干部,整个“特异功能”研究的精神领袖就是当时名气最大最响的科学家钱雪深。

这位钱姓的大科学家,对政治运动可比科学研究更有兴趣,他甚至给某跃进找到了理论依据,说什么亩产万斤粮食是有可能之类的浑话。正所谓在耀眼的光环之下,隐藏着什么就真的不得而知了。

其实“特异功能”早在七十年代就兴起了,当时的蜀川一个名叫唐雨的小孩号称能够“用耳朵辨别颜色、识字”,闻风赶来的蜀川医学院对唐雨进行了二十五次试验,唐雨十九次偷看纸条,六次偷看未果、拒绝辨认,被认定为弄虚作假。

于是《华夏日报》在高层的授意下,写了一篇给“特异功能”降温的文章,谁想到这一下就捅了大娄子,一些“特异功能”的高层支持者在香港的报纸上写了反击文章,一下子就扭转了局面,毕竟是在香港的报纸上发表,而且具有“国际影响力”,于是唐雨的个案又重新被认定为是真的。

双方从此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斗法。

其实在那个时候,改革开放才刚刚开始,大家还在讲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对于这种伪科学的东西,根本无法一下子压制住,更何况还有很多老将军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异功能”热逐渐变成了“气功”热,由此诞生了一大批“大师”,甚至在香港的电影里,也有影射内地气功热的段子,在经典电影《赌神》系列中,就有这么一个角色,据说是来自内地的具有特异功能的大师叫做张宝成,其原型就是当时名噪一时的张宝胜。

而在赣西的某地,也有这么一个气功大师,据说医术高明,只要是还剩下一口气,他都能救活,这位大师的名字叫王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