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大屏幕逐渐暗了下来,字幕缓缓出现,“导演,兰斯洛特·施特雷洛”,“编剧,兰斯洛特·施特雷洛”,“汤姆·克鲁斯”,“兰斯洛特·施特雷洛”……
电影结束了,但哈维尔脑袋里的风暴这才刚刚开始,这部电影真的是……太出色了,仅仅只是用“精彩”来形容,根本无法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感受。汤姆的表演……兰斯的剧本……镜头的调度……光线的运用……节奏的控制……思想的挖掘……无数的思绪一拥而上,让哈维尔觉得脑袋就要爆炸了,彷佛每个想法都可以深入思考,但却因为太过思绪而没有办法理清,这种头脑风暴的快感让哈维尔痛并快乐着。
“兰斯又一次奉献了精彩绝伦的作品!足以和‘上帝之城’媲美,甚至还要更胜一筹!”这是哈维尔目前脑海里唯一清晰的想法,然后他这才意识到,“兰斯洛特!”猛然抬起头,哈维尔看着缓缓上滚的字幕,直接就站立了起来,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固执而自我地鼓动着双手,以自己的掌声奉献上了内心的敬意!
第398章 掌声雷鸣
哈维尔用力地鼓动着自己的双手,根本不在乎刺痛的掌心,完全不在乎异样的视线,丝毫不在乎自己的独特,只是竭尽全力击打着手掌,用这种方式将脑海里的所有思绪酣畅淋漓地宣泄出来。
他曾经亲自参与了“上帝之城”的拍摄过程,惊叹于兰斯的惊艳才华;现在他又亲眼目睹了“借刀杀人”的精彩绝伦,彻底折服于兰斯的大胆、激进、细腻、深刻、锐利。前所未有地,哈维尔感受到了内心的亢奋:难道,他正在见证一段历史的崛起?
克里夫·罗宾森听到了那清脆的掌声,在空旷的洛杉矶剧院内部回荡着,单薄而矫情,抬起头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哈维尔那倔强而挺拔的脊梁,犹如一棵青松般,伫立在放映厅那朦朦亮起的光晕之中。如果换做其他时刻,克里夫早就嗤之以鼻了,但今天,他却没有。那孤单的掌声将他从电影构建的时间里拖拽了出来,猛然清醒。
克里夫没由来地打了一个寒颤,他意识到,他需要一点时间,更多的一点时间,细细地回味一番刚才这部电影,他必须先从电影那紧绷到极致的情绪之中走出来,让大脑可以冷静下来,然后……
就在这时,稀疏响起的掌声打断了克里夫略显零散的思绪,抬起视线,他就看到了宽敞的放映厅里稀稀拉拉地站起来了十几个人,每个人都奋力鼓动着自己的双手,加入了哈维尔的行列,双眼激动不已地看着大屏幕,用最直接的动作传递着内心的情绪。
紧接着,站起来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似乎视线所及之处都可以看到有观众站立起来,从一楼到二楼,掌声逐渐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气势,将洛杉矶剧院这宽敞而老旧的放映厅填充得满满当当。
由于这间放映厅历史悠久,内壁的聚音和回音效果都是老式设计,让室内的声响显得空旷而悠远,却难以把声音的爆发力释放出来。可此时此刻,那哐当作响的掌声却渐渐凝聚成了一股绳,强有力地鞭打着放映厅的墙壁,以一种绝对强势的姿态撼动着整座建筑,恍惚之间,居然有种地动山摇的错觉。
克里夫可以感受到双手传来的微微震动,不由低头看了看,这才发现,不仅仅是放在扶手上的双手,就连屁股底下的椅子也有种晃动的感觉,他猛地就站立了起来,抬起头看向了天花板,强烈怀疑这座建筑是否下一秒就会变成废墟——当意识到是自己想太多时,克里夫的耳膜才感受到了那凶猛的撞击,四面八方蜂拥而来的掌声化作了鼓槌,狠狠地击打着那薄薄的耳膜,在脑海里激荡出连绵不绝的余韵。
克里夫嘴角露出了一抹无奈的笑容,轻轻摇了摇头,即使他不想承认,但事实就摆在眼前,“借刀杀人”的观众反应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期。那么……影评人呢?还有“十二罗汉”呢?事情的发展似乎又一次脱离了预期的轨道,朝着一个未知的方向呼啸而去。
洛杉矶剧院感受到了山呼海啸的掌声,整座建筑被淹没在那汹涌的声响之中,瑟瑟发抖。转过头,就可以看见那朦胧灯光之中一张张陌生的脸庞,却洋溢着相似的情绪——兴奋之中隐藏着错杂。
每个人都是如此亢奋,他们都可以感受到肾上腺素炸裂的急速快感,但电影却在推向高潮时,再一次戛然而止——似乎整部电影都是如此,总是在关键爆发时刻硬生生地将情绪狠狠地掐住,那种激荡在胸腔里的情绪根本无法宣泄出去;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这部电影显然没有表面那么简单,它是一部商业电影,却又不止是一部商业电影,但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犹如在一片迷雾之中隐约可以看到灯塔的光芒,却隔着千山万水,始终无法靠近,那种迫切追根究底的情绪在脑海里不断撞击回荡着。
最终,他们只能选择用掌声来宣泄,直白而畅快地宣泄着内心的错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