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页

兰斯不是专业出身,自然无法解答。但是在他看来,撇开作品质量不说,宣传方式、宣传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说,“特洛伊”宣传的重点是布拉德·皮特,那么观众入场时自然想要看布拉德,结果却发现布拉德饰演的阿喀琉斯不仅角色单薄,而且所有英雄光芒都被赫克托耳抢光了,明明是配角却让人根本喜欢不起来,自然大呼坑爹。

再比如说,“撒哈拉骑兵”的宣传重点是马修·麦康纳和佩内洛普·克鲁兹的爱情火花,观众自然期待着二者之间的化学反应,但撇开电影里沙尘滚滚导致蓬头垢面不说,电影里佩内洛普的戏份却少的可怜,大部分时间都是看着马修一个人逞英雄,两个人之间除了几次英雄救美戏份之外几乎就没有互动戏份了,以至于结局在一起时显得莫名其妙,让人一头雾水。

当然,这不是说,希望观众看到什么就宣传什么,“阿凡达”就宣传视觉特效,“特洛伊”就宣传赫克托耳多么英勇。宣传从来不是如此简单的,一来,有些东西即使宣传了也不见得能够吸引观众注意;二来,宣传与剧透之间的平衡必须把握,如何在不泄露电影精彩部分的前提下展开宣传至关重要。但至少可以说,宣传过程中,电影公司需要将观众的期待值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

“后天”宣传期间,除了视觉特效之外,“回家”这一个关键词贯穿其中,唤醒了人们的情感共鸣;“罪恶之城”宣传期间,艺术共鸣则是整个宣传战略的核心,不仅帮助人们理解了兰斯的创作意图,同时还对各个角色进行了补充,对观影起到了辅助作用。

上一世“疯狂的麦克斯4”可以说是好评如潮,从影评人到观众都是如此,但票房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为什么?这个问题几乎困扰着每一个业内人士,后来“作品风格太过邪典”成为了大家普遍认为的理由,但在兰斯看来,“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也可以算是另类的邪典电影,却创造了漫改电影历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包括了票房、口碑和奖项,那么“疯狂的麦克斯4”为什么就不能呢?

也许,改变宣传方式和内容会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在兰斯的记忆之中,“疯狂的麦克斯4”宣传重点始终集中两部分上,一部分是汤姆·哈迪、查理兹·塞隆和尼古拉斯·霍尔特领衔的演员阵容,强调明星效应;一部分则是现场特效,强调视觉盛宴。

这种宣传方式没有错,但也没有新奇之处,基本和所有暑期档商业大片的宣传手段如出一辙,在大片云集、疲劳轰炸的氛围之下,着实很难杀出血路。更重要的是,电影里废土世界的设定和浓郁的邪典风格,在宣传过程中都没有提及,表面看来是为了避免流失普通观众,但却也错过了提前唤醒观众兴趣的时机。

这一点,“罪恶之城”就是最好的成功范例。

所以,兰斯这一次打算剑走偏锋,以另类的方式让观众领略到“狂暴之路”这部电影的魅力。在避免提前泄露精彩片段的同时,又能够将废土世界的恢弘设定展现在观众面前,让那些普通观众也产生兴趣,乃至是走进电影院的冲动。

过去两个月时间里,每周公布一辆座驾信息的动作持续了下来,这已经唤醒了汽车忠实爱好者对这部电影的兴趣——这就是一个金矿,几乎每个男人或多或少都对汽车有着无法形容的偏好,更何况这里是美国,平均每个人都有两辆座驾的美国。唤醒了这部分爱好者,基本就等于唤醒了暑期档的票房主力军。

兰斯打算延续如此策略,更近一步。

詹姆斯·柯登挂断电话之后,坐在椅子上,右手支撑着自己的下巴,眼睛里的震撼依旧久久无法消散,虽然他早就听说过兰斯的名声——现在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都在宣传部门配置了专门的网络小组,但只有真正和兰斯合作过之后,他才意识到,兰斯领先了六大电影公司不止一个身位,远远不止。

即使再次回想一下兰斯刚才的提案,詹姆斯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兰斯的脑袋里到底装了多少奇思妙想,在拍摄出一部又一部惊世骇俗的佳作之后,居然还能够想出这样的宣传方案来!现在詹姆斯也开始不由好奇起来,兰斯的这种宣传方案到底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又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反响!

病毒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