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买书回来的时候,一路上负责开车的黄明杰也在搞清楚事情后,给惊的炸炸呼呼,连续问了多次黄景耀是不是开玩笑,不然就他班里一个学生,十八岁的小家伙竟然能搞出靠脑波控制电脑的技术?这也太夸张了。

等黄景耀多次回应这是事实,还是他亲眼所见的事实,黄明杰虽然不那么质疑了,却又充满了另一种感慨,就是说那小子太牛了,如果把这种技术真的完善,并且开发应用出来,以后大家买个电脑,再附带一个头盔,各种操作只需要脑海里想一想就能解决,那肯定是财源滚滚,发的不成样子。

这感慨也让黄景耀差点笑的合不拢嘴,不是觉得黄明杰说的前景太诱人,而是黄明杰想歪了,想错了。

他不得不给这家伙解释,王亮的用脑波控制电脑,和他想的说的不是一个形式。

最初刚见证那个小奇迹时,他也以为王亮做的是那样,脑子里想着用鼠标打开我的电脑,鼠标就真的动了,去做了,可后来那小子一而再详细解释中,却说了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是那样,实际则不是。

实际是他用脑电波传感器,监控自己大脑波动周波数,然后自己控制情绪,让波数维持在一个范围内,等传感器检测到了,再以此做出指令,这个指令还有电脑内部已经设置的程序软件,比如检测到什么波动范畴,就自动完成一些操作。

这虽然也完成了试验,是用脑波操控电脑,可和他最初想的,以及黄明杰说的还是两回事。

一个是简单测量波动数值,一个是准确查探脑海中念头是什么?性质完全不一样的,后者的难度要比前者困难数十倍不止。

不过还是那句话,王亮基础摆在那,农村出身,家里父母都是农民,自身也只是在高三后才在黄景耀引导下去接触,去学习,完全是自学,哪怕他有天赋,但学习的知识不系统不完善,还是利用课余时间去学习,一天课余时间再宽裕也就两三个小时顶天了,那么能实现昨天那一幕,已经是奇迹。

这样的学生只有培养好了,才会发展他们所想的那一个境界。

想到这里时,黄景耀心下也涌出了新的念头,那就是该好好谋划一下,给王亮找一个能能展示自己天赋的机会才行。

他发现王亮在这方面的卓越天份和动手能力,还是有些晚了,如果更早一些,就能让对方成为清华北大保送生吧,那种名校保送生,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在高中数学联赛、物理竞赛、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等方面拿到一二等奖。

数学联赛或物理竞赛什么的,一般和文科生无缘。

但最后一个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冲王亮做出来的事,真的很有希望。

只要他把那个实验晾出去,在参赛时能顺利完成,那么拿一个奖章不会多难吧?这方面可是走在国际前列的科技。

能拿到那些就有了保送生资格,到时候他就能进入更好的学府,有更充足的资源和环境去搞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