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神仙传》卷十记载:“董奉居山为人治病不取钱财,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根据董奉的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
也是因为这个传说,之后的中医人也大都以杏林中人自居,同时也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家的高尚品质和精良医术。
医圣杏林的来历其实也是仿照这个传说,只不过却是真事,民国时期,当时南阳开平山居住了三位医术精湛的中医名家,其中一人就是王博渊的老师高祥林,另外两人虽然没有学生在后世,但是也是当时声名赫赫的医道名家。
当时高祥林三人隐居开平山,自然有周围的人慕名求医,高祥林三人见到百姓贫苦,战乱导致民不聊生,因此仿效先贤,看病救人也不收诊金,同样要求患者栽种杏树。
三人在开平山居住了五年,之后因为日本人慕名寻找而搬离,但是开平山却因为他们三人栽满了杏树,到如今,开平山的杏树同样有数万株,每年春天杏花盛开,美丽至极,如今已经成了开平山的一道风景线。
同时因为开平山在医圣张仲景的家乡,因此之后杏林中人把开平山的杏林称之为医圣杏林,一个是几年张仲景,一个也是赞誉高祥林三人医术精湛,仁心仁德,堪比医圣。
林源说过医圣杏林的来历,不解的看着侯继成道:“侯大哥,这个杏林登山会和医圣杏林又有什么关系?”
“杏林登山会五年一届,举办的地点正是南阳开平山医圣杏林,因为开平山层层叠叠,每一层都有杏林,而且沿途都有杏树,因此三十年前章家、白家、王家以及我们侯家和杏林界各大流派的名家名医以及当时的国手王博渊王老、谢志坤谢老等人一起举办了这个杏林登山会。”
“凡是六十岁以下的中医人都可以参加杏林登山会,杏林登山会举办的时候,从开平山最低处的杏林开始,每一层的杏林都会设一个关卡,参加登山会的杏林中人从最低处开始登山,攀登最高的就是杏林登山会的第一。”
林源听的眼睛圆睁,原来这就是所谓的杏林登山会,按说这样的盛会应该很有名才对,为什么他根本没听说过?
看到林源脸上的疑惑,侯继成继续解释道:“想要参加杏林登山会,条件非常苛刻,即便是我们四大世家每一届也只有两个名额,其他流派也同样如此,到如今杏林登山会已经举行了六届,但是参加杏林登山会人数最多的一次才不到三十人。”
“不到三十人?”
林源吃了一惊,这可比全国十佳优秀青年医生评选还要苛刻的多啊。
全国十佳优秀青年医生评选是在全国青年医生中评选十人,按照侯继成所说,杏林登山会人数最对的时候还不到三十人,听上去比全国优秀青年医评选的十佳人数多,但是别忘了全国优秀青年医生评选是四十岁以下的青年医生,而杏林登山会则是六十岁以下。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其实都有些大器晚成,越是年龄大的医生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取的患者信赖,但是再如何完成,五十岁道六十岁出名的医生也绝对不少。
比如党少波,比如章正岳,比如宅宋明,这些人都是五十岁左右的年纪,穆腾军今年还不到五十岁,六十岁以下杏林界的名医即便是再少,也绝对有数百人吧,杏林登山会却不到三十人,这个概率当真是低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