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中医就在一种极其艰难的环境下慢慢流传发展。
尽管中医处于这样险恶的生存环境,但其深厚的底蕴,跟华夏人有着那种植根于民族血液的交融,让其非但没有被历史淘汰,反而焕发了一种新的生命力。
国家发现了这种变化,因而在政策上也有多调整。从前的中医医师资格证只能是国家指定的机构通过考试颁发认证,想在,通过有影响力的中医传承,也可以获得资格证。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也从另外一个层面说明了中医独特的魅力。
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争论也随之而来。
在中医整个行业内部,就有中医是否要完全走传统这条路,进行了极为激烈的争辩。
要知道,很多的中医,尤其是老中医,对于传统是极为敬重的。哪怕是有官方背景的谢志坤,顾森全这些名家,都是倾向于传统。认为中医的口传心教,还有遵照古法炮制药品,才是正道。
但一些新生代的中医,思想有所开放,认为在中医中引入现代化,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为此,新生代的中医甚至搬出了韩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作为例子。
世界范围的中成药,这两个受中医影响最大的国家做得最好。为什么?就因为他们把中医成药引入现代化的生产和管理机制,在世界范围内有了非常大的影响力。
这本是行业内部的争论,却是引起了周围的连锁反应。
因为有些商家敏锐看到了这其中的商机,很有可能,拿下一个老方子就能够一夜暴富,因而行业内的争论蔓延到思想领域。
时代发展了,中医要不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不要走出国门,形成一个在世界范围内跟西医分庭抗礼的医学门类?
林源翻看了一些帖子,感觉这里面的水恐怕是很深的。他赶紧打电话给谢志坤。
“谢老,您好,问您一件事情,最近中医行业协会在京研讨会,您接到邀请了么?”
“小林啊,你接收到邀请了?嗯,这话怎么说呢?就说说我吧,我接收到了邀请,但是我拒绝了。”
“啊?谢老,您在中医界可是德高望重啊,这样的行业讨论,您怎么拒绝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