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西医这一套生搬硬套到中医上面去,这样的管理是不科学的。
因此,日益发展壮大的中医市场,急需有效的管理来引导。
季望楼主持的会议,实际上已经开了好几天了,与会的都是全国各地的卫生厅的重要领导成员。为的就是大家能够达成一定的共识,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来。
开会之前,大家都知道会议的议题,也都在当地征询了从事中医的专家意见,综合考虑之后,准备了一些方案。
可是,到了会议之上,大家发现,从本地那里拿来的方案,相差甚远不说,不同地区之间,甚至有自相矛盾的地方,这样的方案,很难综合形成一个暂行的方案条例。
第943章 建议
季望楼所介绍的情况,林源心里是门清的。中医和西医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思想体系是完全不同的。
也正是因为思想体系的巨大差异,从诊断一直到临床,相差的地方就更多了。
单就手段上来说,西医植根于治,也就是不管什么病症,在人体表现出来灵床表现,对病症的各种情况使用相应的各种手段。
就比如说感冒这个病症,体温升高,自然首先是降温消,有炎症自然是消炎,更严重的一些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使用什么种类等等。
不得不说,这一系列的医疗流程,对于治疗的规范化是有很大好处的。而且,也便于把医疗体系模板化,形成一个从诊断到治疗的完全标准化的一个流程。
就西医而言,绝大多数的病症是能够进行标准化的诊疗的。也就是说,西医的眼中只有病,无论是国家元首还是平常百姓,到了西医面前,就只诊断病症,然后按照西医的治疗标准进行治疗。
这样的治疗方式就像是一个非常规范化的口诀,也可以说是模板。同样是感冒,你去找普通医生,他会这么看,找专家他也会这么看。
所有的西医医生,针对同一个病症,采用的方法几乎是一样的,完全是有据可循的。在西一方面,真正有难度的东西,除了各种手术,就是诊断,可以说普通医生可专家的区别就是能不能准确的判断病情,只要判断清楚了,治疗方案其实是有据可循的。
可中医与西医截然不同的是,中医诊断病症针对的是人。每一个人,哪怕是表征一样,有发热恶寒的症状,都要具体分析,通过自身独特的观察,诊脉,询问,辩证分析,然后才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治疗的方案。
西医针对病,是一个相对精确的概念,因而好制定标准,就拿发热的症状来说,西医完全就把发热的体征当做发烧,进行物理降温或是药物降温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