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太多了,理想中构建的模型,到了现实当中,才知道根本跟想象的不一样。
眼见林源回来,周毅就像是见了救星一样,薅柱林源就不放手啊。
“林源,你可算是回来了。我这里可是忙死了,你说什么也得给我帮帮忙,可是你把我折腾成这样的,你不能袖手旁观。”
“呵呵,周大哥,您这是怎么说的?怎么叫是我折腾的?这可是你的公司产业,你为之付出再多也不为过吧?”
“我不是这个意思,林源,现在我就怕自己办砸了,到时候我们老爷子又好说我了。我也不跟你说些没用的,现在就两件事情不好办,一个就是燕京的审批手续,一个就是我们周记制药公司后续的主打产品问题。”
林源刚刚跟周毅开个玩笑,周记制药公司可不是他自己的事情,卫生部和上面的领导可都看着呢,怎么能看着这个公司陷入困境呢?
周毅对审批手续感觉难办这好理解,可他怎么会对主打产品有疑问呢?
“周大哥,您好像琢磨办公司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了吧?要说审批手续您无能为力这能理解,可是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怎么还有想不到的地方呢?”
“咳,这是老问题了。林源,你应该知道,咱们华夏所有的制药企业,除了南云的白药制药,还有燕京的同仁堂,真正全部以中成药为全部生产内容的,基本上就没有。一般的大型制药企业,都是以西药养活企业,单靠中成药很难啊。”
周毅所说的,确实是当今华夏大型制药企业的一个尴尬的局面。
中成药很难得到主流西医为主的医疗体系的认证,药监局对于中成药的监管,要比对西药的监管力度要大得多。
这其实也怨不得药监局,因为当今所执行的法律法规,都是在西医医疗体系理论下形成的。对于药物的监管,只能是分析成分,用西医的毒理理论知识认定中成药的药性。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谁,都不敢轻易给中成药的监管开绿灯。一旦出现问题,谁都承担不了责任。
并且,成药所涉及到的庞大的利益链条,西医体系的既得利益者,也不会看到中成药来挤占这个市场。
这就造成了中成药的市场看上去很火,实际上却是一掐就死,一放就滥这么一种局面。不是某些职能部门不想管,而是根本就没办法管。
小打小闹的作坊生产,相关职能部门睁一眼闭一眼也就过去了,可真正成规模的中成药生产,必须要经过职能部门的严格审批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