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对方不会轻易同意,但不想竟然十分爽快的答应了。

如是一传十十传百,去找承于桦合作的人越来越多,而后者也是来者不拒。

凡是与他合作的商家只需出购买纸张的本钱,至于销售运输则全部由承于桦负责,待纸张卖了后,再由他给这些商家分红。

短短两个月间,整个京城的经济被前所未有的调动了起来,赚得盆满钵满的商家们都一边数钱,一边乐得合不拢嘴。

有些小人得志之辈,赚了钱后,就讥讽承于桦没脑子,把这么赚钱的买卖都分派了出去,标准的人傻钱多。

随着承于桦的生意越做越大,京城及附近省份跟风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不少百姓也将家中的积蓄拿出来投资到承于桦的买卖中。

眼瞧着半个京城的人都在赚钱,有些人便坐不住了。这其中当然少不了凤国首富,纪家。

原本纪家人还端着凤国第一大门阀世家的架子气派,不屑于加入这种捣腾纸张的低级买卖中。

可眼瞧着越来越多的人在这不起眼的“小买卖”里受益,向来赚钱不落人后的纪家如何还能坐得住。

经过一番简单市场调研,确定其中确有利可图后,纪家族长终于豁出颜面去与承于桦谈合作。

可想不到一向爽快的承于桦这一次却推三阻四起来。一说,纪家家大业大,咱这小本买卖配不上;二说,纪家一旦插足,必将他的市场份额大大挤压,影响自家的收益。

向来在商界无往不利的纪家,居然吃了一次闭门羹。

然而纪家人的座右铭向来是“向钱看,向厚赚”的,人家拒一回,他便登门求二回,他拒三回,大不了咱求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