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页

“是的,你是来应聘讲师的是吧,我到想问你几个问题了。”

“请讲。”中年男人却是点了点头,也没问唐昊为什么要考校他问题。

“何谓国学?”唐昊张口就问了一句,一个国学讲师如果连国学是什么,那就真的是让人笑掉大牙,忍俊不禁了。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宗伯·乐师》言:‘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学记》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由此可见,‘国学’在华夏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中年男人一番话却是说的文绉绉,答的非常合理。

唐昊心里点了点头,脸上却是面无表情。

“国学新著三部曲为哪三部。”

“《国学纵横》、《国学览胜》、《国学探疑》。”中年男人依旧是毫不迟疑的一口应答了上来,看他那不假思索的样子,到是肚子里真有点存货之人。

“最后一个问题。国学经典之经部分为哪几类。”

“‘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中年男人回答的倒是和唐昊在周博文馆长办公室里,所看到的一样。

随即唐昊点了点头。

“你的初试通过了,你站在这里帮我一起筛选人吧。”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唐昊开口询问了一句。

“黄学义。”

“好的,黄先生,现在帮我一起筛选应试之人吧,你觉得可以之人,让他帮我们一起再次进行筛选。”

黄学义有些奇怪的看了眼唐昊,不知道他为何这么快就让自己初试通过了,不过黄学义却是头脑反应极快,并没有问那些废话,看来熟读国学到没让这个人脑子变得迂腐,值得向周博文推荐。

一下午的时间,筛选出了300多人,这还是第一天,到第二天的话,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口相传,来这里应试的人想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