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砚台很少出高价,除非是名砚,不光是名家制作的,还有就是名人用过的。
也许从小水里来泥里去,石涧仁朝夕相处的砚台就跟寻常人家桌子上的菜碗一样用惯了,对底部的篆刻都没什么印象,东西好不好使,舔笔舒服就够了,现在需要用钱拿去卖了,他真心不会有多眷恋。
玩物丧志从来都是古代文人深恶痛绝的事情,可以琴棋书画陶冶情操,把玩物件,但是如果过于沉迷到什么东西里面,那就是大错了。
所以他很少把玩这个东西。
但在香港,洗清了浑身污垢和墨渍,露出略显发灰的深黑色砚台来,没有其他名家名砚的精雕细琢,就是一块椭圆形的卵石一般,在上面打磨出来墨池,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平凡的地方,就是这方砚台灰黑色的石材上,有些金黄色的斑点纹路,特别仔细的数一数,会发现这大小不一的斑点有十个,中间隐约都有金线相连,最后围绕在墨池边!
让一位地质学家来说,那这不过就是石材中夹杂了石英和黄铁矿的杂质,只是恰好形成这样的图案被制作者把握到了而已,没什么出奇的,利用天然石纹做人头、动物模样的都多了去,这算什么!
可换做一位砚台行家来说,这叫金星奇砚,其质坚丽,呵气生云,贮水不涸,已经算是高级货了!
但再加上那“涤生”二字,连历史学家都要好奇的多看几眼。
清朝道光十年连升十级的国防部领导之一曾国藩,就号涤生。
有文字记载,湘南出身的曾国藩科举考到京城以后,十年间连升十级,三十八岁成为部委高级官员那真叫一个春风得意,于是就有人送上这样一方砚台,十星连珠正好暗喻了他的仕途升迁,更重要的是这朴素无花巧的卵石一般砚台,正好迎合曾国藩自认为要如磐石一般不为外界所动,又要足够圆滑自然的处世哲学,喜爱非常,陪伴一生!
不管是不是真的就是当年位居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曾剃头案上的砚台,这样的攀龙附凤立刻引来八方观瞻。
名砚、名人还有传说,这方砚台已经具备了高价的特征!
理论上来说这已经是不允许出境的玩意儿了,但装在画品箱里跟个鹅卵石一样的砚台根本不会引起注意。
詹浩思是个有水准的,他也有大把办法规避这些,故意放出这个细节就是姜太公钓鱼,等大鱼来上钩……
曾国藩的政治生涯横跨三四个皇帝,自己留下庞大的宗族人脉,如果真是他的东西,既然在石涧仁师徒手里已经几十上百年,中间又经历过战乱更迭,也不存在所有权争夺关系,曾氏后人肯定会用大价钱收购的。
詹老板就打的这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