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空有一副温和斯文的皮囊,徒有其表,心肠肯定是黑的。

她才不会对这种人一味地忍让。

姑娘对他咧嘴灿然一笑,“这都被你发现,那我也奉劝你一句,挑水时慢点儿走,脑子里进的水小心别倒出来了。”

说罢,倐地挑起扁担,目不斜视地走回驻地。

早饭后水利队的第一次碰头例会,柏宣拿出刚画好的草图,跟成员们讨论准备打井的几处选址。

他的工作效率很高,利用早饭的时间,已经画好了粗略的地形图和几个事先调查好的地点。

“断层表面裂痕多,水会下渗,取水难度高。我建议的地点是一号和三号,均是呈凹字形的天然地层,也容易截取地底下的潜流。”

柏宣有理有据,论证严谨。

不少知青表示赞同,“俗话说,凸山对凹山,好水在凹间。凹形地势的打井水量多,能提高不少效率。”

曲成圆对这些讨论并没有贡献什么有效建议,她实际毕业好多年,物理和地理知识早还给了老师。

特别是知青们开始计算压强和重力时,更是听得云里雾里,数据系统也不想用,她只想到时跟着出力干活就行。

为了让自己不那么显眼,同时又得刷一下存在感,姑娘眼观鼻鼻观心,选择坐在最后一排安静如鸡。

柏宣已经大学毕业,专业知识扎实,尤其还是水利队里唯一有实际打井经验的人,众人自然而然以他为中心,渐渐由他主导这次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