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霖是运营部老人,经验丰富,这次宁世斌下来务实镀金,他老爹特地找张瑞霖给他保驾护航。
张瑞霖分析的很有道理。
国产电影,制片方一般能拿到总票房的33票房分成。
也就是说《石头》票房只要过千万,萌人就不赔。
这还没算上广告赞助、dvd销售、央视6套电影频道收片、网络版权等衍生收入。
和票房比起来,这些收入来源占比很小,但是——《石头》的成本只有三百万!
反观《瞬杀》,投资两千五百万,票房只有超过七千五百万,才能不赔钱,压力比《石头》大多了。
而这部电影的目标是票房破亿,擎天影视高层自然不愿冒险。何况国内票房成绩和口碑,还关乎着海外发行的排片。
宁世斌认可张瑞霖的分析,但是心里不服。坐视《石头》大张旗鼓的宣传,然后上映,他什么都不做……有点不甘心。
草头公司就是草头公司,永远都是小成本电影,你们就不敢大气一回?
三百万投资,三百万投资……
“老张,《石头》最近的宣传声势不小,你估计费用有多少?”
这是宁世斌最近研读媒体报道,发现的异常。
《石头》在宣传方面的投入,比《我相信》高多了。
虽然是借助编剧阿正起头,但是预告片、海报、各种宣传道具、面向院线和媒体的小规模试映会等常规手段一个没落。再算上数字拷贝、影院阵地广告、公关费等,一两百万绝对打不住。
“五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