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页

年前杀鸡宰猪,三十儿吃顿团圆饭,正月里的社火赶集,串门走亲戚,唠嗑聊家常,热闹温馨其乐融融,和城市走的不是一个套路。

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相亲。

城里还好点,年轻人往往到了二十大几或者三十出头了,家里人才着急安排相亲,催促结婚。

农村普遍结婚早,好多人还不到二十,已经是娃他爹娃他娘了,四十岁当爷爷的也没多稀奇。

87年出生的赵丽颍,算虚岁已经二十,搁村里老辈人眼里,也该找个婆家了,再不张罗就是老姑娘了。

这不正好,十里八村那些外出打工的年轻后生都回来过年。

那谁家的小子在哪个大厂子打工,算上加班费每个月能落三千多;那谁家的小子在城里当白领,工作体面一个月两三千;那谁家的小子有本事,听说在城里开店做生意,过年开车回来的……

赵丽颍模样水灵,出落的亭亭玉立,十里八村也是有名的美女,上门说亲的媒人,差地没把她家的门槛踩踏。

好吧,踩踏门槛是夸张性说法,不过上门说亲的媒人不少。七大姑八大姨串门走亲戚时,也没少给她介绍。

“我还小,不着急。”

起初,赵丽颍是这么说的,可是这种说法,迅速淹没在乡里乡亲的口水中。

“二十岁不小了!”

“隔壁刘家丫头,比你还小一岁,现在孩子都两岁了。”

“女娃子早点嫁汉生娃,这是命。”

“你不是没工作了吗?正好趁现在把亲事定下来,趁着年轻还能多要点彩礼。”

“这话在理,再过两年变成老姑娘,就不值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