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页

比如说衣食住行,再比如说

苏清之思索几天后,干脆就把造纸搞了出来。

都快忘了这个时候是用的竹简,用小刀篆刻,需要精细且要有耐心。

苏清之倒是擅长用小刀篆刻竹简,甚至于刀法很好,都快忘了造纸术的诞生,绝对的造福于民。还会给苏清之刷名声,最起码会让苏清之在读书人中,拥有很高的声望。

毕竟学富五车的说法,可不是假的。

古时候,特别是春秋时代乃至汉三国,读书人搬家是最麻烦的。

往往书占据的比重很大,基本上得用数辆马车,才能装下一小屋子的书。所以说,古代人特别是古代读书人,搬家都是一个大的工程。

毕竟竹简制作的书卷,轻则十几斤重则几十斤,哪有纸张,薄薄的一页,可以承载很多字。哪怕制作成一本书,有无数页印着字的纸张,书本的重量也是万万赶不上竹简的重量。

而且纸张造价低廉,不怎么限制原材料。就算用树根、树皮,甚至杂草都可以。反正造纸需要的是植物纤维,植物都含有植物纤维,只是多与少而已。

可就算草本植物中植物纤维含量少,造价方面怎么也要比竹简来得低廉。而且不是低廉几倍,而是几十倍。毕竟竹简制作需要用到的是竹子,一般一年以下得竹子很少选用,都是一年以上,长得高高且粗|大的竹子。

而且只取底部和中间位置,其他部分倒是能用,却次之。平时用来书写倒还可以,可用来上书给苏清之汇报工作的奏章,所用竹简都是一根竹子最好的部分。

一根竹子满打满算,最多十多斤,这一份竹简几斤左右。也就是说,一根竹子制作成用以书写的竹简,还不一定够。而这也是家家户户院子里都种植有竹子的原因。

就地取材,方方便便。

扯远了,反正苏清之决定建造造纸厂,而且一建就是一家大型的造纸厂,面积十分广阔,和位于勾吴城郊外的水泥厂有得一拼。

造纸厂造好后,苏清之由于掌握了全部的秘方,根本就没有投入实验,直接大张旗鼓的造纸。

参与造纸的工匠们,基本人人怀疑,觉得苏清之是胡闹。身为大王,任性。哪有树根树皮甚至杂草打碎,用大锅煮烂,就泡在池子里,就能造出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