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皇太子妃可是未来的国母。一旦皇太子登基,皇太子妃就是中宫皇后。这人选哪能不仔细的斟酌。
长乐宫里的宋太后和宋婕妤在商议着皇子选妃的事情。
金粟宫里,贾祤跟娘家的嫡母和叔母也商量着禇女史的亲事。
“母亲,女史的婚事还请您帮衬一回。”贾祤待嫡母从来客客气气。二人之间就是礼法维持,要说有多少感情真不存在。
“哪有娘娘说的什么帮衬。自然家人搭一回手,那就是理所应当的。”贾赵氏笑着应下关于替禇女史主持大婚一事。
当然哪怕禇女史从随国公府出嫁。应该请禇女史的娘家人来一趟京都,这些也免不了的。
一些体面那不是做给禇家人,那是做给禇女史,也是做给禇女史背后的贾祤这一位贵妃瞧的。
禇女史的婚事,贾祤托给娘家的嫡母后,她就轻省下来。凭着嫡母一直是随国公府的当家夫人,这等小事情手拿把掐。贾祤放心的很。
贾崔氏在旁边笑着搭话,她说道:“国公府也是遇喜,这马上就多着成亲的事宜。”
贾祤的目光落在叔母身上,她笑道:“还望叔母您说说,国公府喜事临门。本宫可得添上贺礼。”
贾崔氏笑着说道:“禇女史的婚事是一桩。我这膝下的弘禄婚事又一桩。要说最让嫂嫂在意
的还数着弘祐的婚事。弘祐是府上的世子,他要结的姻缘对象又是宋国公的嫡长女。弘祐与宋国公府的曹家大姑娘可谓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贾祤一听宋国公府的大姑娘,这会儿她想起来那一位落水的曹秀女。
“确实是良缘天成。”贾祤见过曹秀女,人确实长得漂亮。不过也巧合的见过一面。最主要还是曹秀女的家世背景,这跟嫡弟五郎贾弘祐太般配。
一个国公府的世子,一个国公府的嫡长女,论家世,论容貌,二人也是妥妥的神仙眷侣。
“恭喜母亲,您这挑着的儿媳妇太好了,真真与五弟天造地设的一对良缘。”贾祤这话夸出来后。她瞧着嫡母的脸上也是一展笑颜。显然这一桩姻缘做为婆母的贾赵氏也满意的很。
于是在皇十一子满月宴的这一天,在随国公府的女眷们离开时。贾祤特意赠了礼物。
这给五弟贾弘祐定亲时的添礼,算是贾祤这做姐姐的一点心意。
皇十一子李烨的满月宴。
皇帝晚间也来了金粟宫。皇帝一来就先瞧一瞧亲儿子。
对于小婴儿而言,李烨这一位皇十一子还是醒得时候少,睡得时候多。能吃能睡,如今长得白白嫩嫩的招人喜欢得紧。
“皇上您瞧瞧,烨哥儿就是贪吃贪睡的小儿一个。”贾祤在皇帝跟前也带着几分娇嗔。哪怕嘴里这般说,在心里贾祤觉得儿子这般的没有半分的毛病。
哪一个小孩儿都是这样子,贾祤就是随口一说。
“小孩子都爱吃吃睡睡,等着长大些就好了。”李恒笑着回话道。
“皇上,臣妾有一件事情还要求您。”贾祤趁着皇帝心急好,她说出了送禇女史出宫嫁人的事情。
“往前提过一回,皇上您当时没有反驳。如今再求您,皇上您一定是同意的。对吧。”贾祤笑问道。
“朕乃天子,金口御言。朕同意之事岂会反悔。禇氏出宫一事,祤娘你安排就好。”这等小事情皇帝当然没有反对。
宫廷内苑的又不缺使唤的人手。从来是宫廷里想往上爬的人多,没有说主子跟前还缺着奴才当差办事。
“只是禇女史在祤娘你跟前做事衬你心意。一旦她离开了,祤娘能习惯吗?”李恒问道。
“初时可能不习惯,不过久了就好了。”贾祤不在意,她笑道:“何况女史得良缘,臣妾盼着她幸福一辈子。”
“都说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臣妾也想积赞一些福气。如今就盼着说合好这一桩婚缘,有始有终。”贾祤答应的事情,她当然就得办到。
“你既然有心,朕就不过问。”李恒对于禇女史离开的事情不怎么在意。
可是对于贾祤近前侍候的人手,李恒也还是关心。他说道:“一旦禇氏离开,祤娘你这里缺着替你掌事的。要不,朕差着老成的嬷嬷到金粟宫听差,也省得你去寻着合用的人手。”
皇帝这是想安插眼线和耳目吗?
这一个念头在贾祤的脑海里响起
来。不过皇帝都提议了,贾祤也不好拒绝。或者说她拒绝了,皇帝会不会觉得她暗藏什么坏心思才会不可对人言说?
还特意避一避皇帝的良善用心呢。
不怪贾祤想得多,实在是皇帝这一个人就多疑。贾祤笑道:“好啊,凭着皇上您点名的人物,臣妾瞧着一定能耐大。”
“金粟宫的大小事物有人替臣妾烦恼,臣妾也省些事情。臣妾的心思能更多的用在皇儿身上。烨哥儿往后也能多得着亲娘的关爱。臣妾盼着母慈子孝。”贾祤一边说话时,一边还捂嘴笑。
对于如何当娘,贾祤就是新手上路。她在试着做好一个母亲。
同时多一些时间,少一些金粟宫的宫务事宜。贾祤觉得还成。反正皇帝安排来的人手,一旦出差子也是皇帝的锅。
“祤娘倒是坦坦荡荡的不避讳。”李恒的目光落在贾祤的身上,他又瞧一回。
“臣妾做人就跟皇上说的坦坦荡荡,还真没有什么不可对人言说的。”贾祤笑一回。
贾祤觉得自己大大方方,她在皇帝跟前不怕露底细。所以金粟宫出差子后,她就能跟皇帝争一争不是她的错,都是皇帝安排来的人手惹的祸。
皇十一子的满月宴这一晚,皇帝宿于金粟宫。
其时这一晚帝妃二人都很轻省,他们什么也没有做。真就是纯粹的盖着薄被,各睡一边,早早就寝。
次日,禇女史的手头工作有人交接。皇帝差来两位嬷嬷。
说是嬷嬷太寒碜人。其时这二位的年纪也不算特别大,就比着贾祤年长五岁。被宫人们尊称一声姑姑也使得。
就是这二位嬷嬷打扮的老气,人家也有品级。如今还真让下面的宫人们正紧称呼一声嬷嬷。
二人一来时,先跟贾贵妃跪头认主。贾祤瞧着二位嬷嬷时,她客客气气的说道:“二位女史是皇上差来金粟宫当差的。皇上信任二位,本宫也信任二位。”
嘴里这般说,贾祤在心头还想着等下月,下下月时,她的金手指能用了。她一定也要查一查两个女史的标签。
信谁,贾祤当然更相信自己的金手指。
禇女史把事情一交接后,二位嬷嬷接手也快。这会儿禇女史在贾祤跟前还夸了二位能耐。
“都是皇帝差来的能人,哪可能没有两把刷子。”贾祤觉得这才正常。
“就是二位嬷嬷一来,她们在本宫身边也不知道当差多久。”贾祤瞧着二位女史的年纪正是风华正茂。
如果可以的话,其时这等时候出宫嫁人也合适。当然这是贾祤觉着,她觉得二十五岁是年纪貌美时。
在这一个世道里,二十五岁的姑娘就是老姑子。还是老得不能再老的那一挂。
只能说时代不同,世道不同。这审美和标准也不一样。
禇女史听过贾祤的话后,她小心的说道:“娘娘,小臣问过二位女史。她二人已经决定自梳。往后想在金粟宫当一辈子的差遣。”
“……”贾祤沉默一下。这特么
皇帝安排来一下子占住坑位,这还准备一占一辈子不挪窝了。
“自梳不嫁,唉,还是可以再考虑一下。”贾祤试探的跟禇女史说道:“要不,女史你也劝一劝。其时在本宫跟前当差,本宫也不是那等恶人。等着合适之时,也可以替二位女史说合姻缘的。”
“小臣听娘娘的,小臣下去也劝一劝。”禇女史当然不会反驳贵妃的话。
“麻烦女史了。”贾祤笑道:“本宫跟皇帝提过女史出宫的事情。等着金粟宫里的事宜交接后,女史你便出宫去随国公府里备嫁。”
“女史,本宫提前祝福你一回,愿你和夫君白头到老,永结同心。你们夫妻早生贵子,福泽绵长。”贾祤捡着好听的话讲一讲。
谁成婚时都一样图个吉利。贾祤觉得将心比心,她给禇女史的嫁妆要备上,这好话也得说一说。
都说良言如暖春,暖着人心。恶语如寒冬,冻彻心扉。
一些的口头彩不过是惠而不费,贾祤就乐意做了这等小事情。就图一个你好我好大家伙都好。
宏武二十年,仲夏时,蕤宾月。
金粟宫的贾贵妃跟前多出来二位女史,一人姓司马,一人姓司徒。至于禇女史则是出宫去,还是由着贾贵妃做主在随国公府里待嫁。至于嫁的夫家也是贾氏一族的儿郎。
对于贾贵妃待禇女史的厚道,这事情自然人人夸赞。
当然禇女史出宫了,原来贾祤的四个陪嫁丫鬟夏月等四人,这一回也是一道出宫。
因着她们是陪嫁,这出宫就更方便一些。贾祤同样是托给嫡母帮衬一回。让嫡母给夏月四人寻着好姻缘安排一下。
金粟宫的人手变动,这于宫廷而言真就是小事情一桩。在意的人不多。
大家伙的目光在另外的事情上。便是贾祤得着消息时,她也挺在意的。
彼时,夏日外面暑意重,贾祤就在屋中哄着皇十一子。
这会儿司马女史替贾祤讲一讲外面的情况。司马女史说道:“娘娘,皇上赐下圣旨,替皇太子和皇次子指婚。皇太子妃乃镇国公府的大姑娘钟氏。皇次子妃乃定国公府的大姑娘金氏。”
“皇子大婚迎娶国公嫡长女。皇上指的婚事都是上上等的好。”贾祤赞一回话。
同时贾祤想到她的嫡弟五郎贾弘祐已经定下婚事,这未来的嫡妻人选就是宋国公府的嫡长女曹氏。
心头万般想法,贾祤嘴里赞一回话。
“就如娘娘说的,这两桩姻缘人人都夸好。”司马女史附合一回贾贵妃的话语。
长寿宫。
钱淑妃在皇帝赐婚后,她就欢欢喜喜。当然这等欢喜里还带着一点不满足。
“姑母,皇上待皇次子还是有一份期待。瞧瞧,这一回指婚的皇次子妃,这人选可不差皇太子妃半分。”钱淑妃觉得皇太子是储君,这皇太子妃就应该压皇次子妃一筹才对。
“手心手背都是肉,在天子心里,皇太子是亲儿子,难怪皇次子就不是亲儿子吗?”
钱太后的目光盯着侄女,她问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