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南汉国的国力之弱,钱太后了解。也知道原由是什么。就是生地多,就是瘴气多,就是能种的地少,归属下的百姓少。
在这一个时代里,人力就是国力。人多,税多。人多,兵多。
从哪里看来,南汉国被燕王横扫,这就是大夏朝廷的国本厚实。当然也有燕王能干的原由。
但是探究了根本,还是南汉国那地方,在这一个时代里的世人眼中,那就不是什么好地方。
注定是流放罪犯的去处。
如果再给南汉国的疆域加一个边界,这更南边的海岛。光听听,钱太后的印象之中就成为鸟不位屎的地方。
“天子,这般会不会太苛刻了茂鼎,也让茂鼎这一脉的子嗣往后,唉,再难以听一听京都之音,一去千里万里,苦也。”钱太后不想求情,可这孙儿也太惨了。
钱太后更担忧,废太子李茂鼎和他的这一脉子嗣,这能在所谓的藩地活多久?
那等瘴气横生的地方,京都人去了,那能适应吗?
钱太后有担忧。她这会儿说话时,她就是在劝解了天子。莫要一时生
气,那就真的做一些后悔事情。
一旦就藩地确定了,这想改都没得改。
“天子可以再考虑一下。南边的瘴气太利害,茂鼎打小生活在京都,他怕不能适应啊。特别是茂鼎膝下的儿女们,孩子年岁小,怕是更不适应。”钱太后又拿着天子的孙儿孙女来说事情。
李恒听过钱太后的话,他摇摇头,他说道:“朕这般做法才是给茂鼎,给他这一脉一条活路。”
“从古至今,又有几l位废太子有好收场。倒不如朕这一位做君父的刻薄了,后面的继位之君才容易施恩,以此收拢人心。”李恒也想得深。
有些事情他来做,总好过继任之君来做。
“坏人朕做了,待朕百年之后,新君做一做好人,朕瞧着就挺好。”李恒说的坦然。
“至于说茂鼎和他这一脉的子嗣能不能适应海涯岛的气候与日常。那是他们的事情,朕管不了。”李恒说的云淡风清,却也是冷漠无情。
“朕想着黎庶能活命,茂鼎和他这一脉的子嗣也当能。若不能,那就是天收,朕替茂鼎和他这一脉的子嗣认了这一份天命。”李恒把他的决心一展示,钱太后闭嘴了。
这会儿钱太后当然不会忤逆皇帝的心意。
宏武二十五年,季秋。
天子降旨,正式册封废太子李茂鼎为南涯郡王,就藩交州以南的海涯岛。
至于何日出发,皇帝也给出明确的指示。领到圣旨,次日出发。
一切准备皇帝安排了,南涯郡王和家人被打包上路。
告别?
这可以有。
京都皇城,宫廷内苑。
南涯郡王李茂鼎在被废后,他准备是又现于人前。不过如今的名位变了,不再是皇太子,而是南涯郡王。
李茂鼎与嫡妻子嗣们一起去泰和宫谢恩。
李恒这一位天子没有出现,只让南涯郡王一家人在泰和宫大殿外磕头见礼,即算孝心表现。
卫谨替皇帝露得脸,还请南涯郡王一家人往长寿宫、长乐宫、玉衡宫见一见亲人长辈即可。
皇帝这里,孝心已经收到。见面,皇帝就不见了。
李茂鼎脸色灰败,倒是郡王妃钟氏挺平静。
或者说李茂鼎对于前途没什么指望。可对于郡王妃钟氏而言,这一个结果在她的意料之外,也在猜测的情理之中。不算太好,但是也不算最坏。
长寿宫。
慈寿太后对于南涯郡王一家人,她老人家宽慰一二。除此外,倒也没有多留人。
至于南涯郡王一家人去了长乐宫时,这跟在泰和宫的待遇一样。
慈乐太后没露面,也跟皇帝一样的说是孝心收到。见面,那就免了。
从长乐宫离开后,李茂鼎的神色更不嘉。
一直到了玉衡宫。
钱淑妃见了儿子儿媳,还有孙子孙女。对于钱淑妃而言,这一回见面了,往后再想见一见,这一辈子是不能再指望。
无语泪先流,钱淑妃瞧着见礼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们。钱淑妃落了泪,又赶紧擦一擦。
往昔骄傲的钱淑妃如今也成为一个沉默的宫廷妃嫔。
她摆摆手,声音哽咽的说道:“快起来。”
见礼后,李茂鼎落了坐,郡王妃钟氏也落了坐。至于二人的嫡女和庶子们。
嫡女年岁大了,这时候当然是跟在郡王妃的身边。
至于庶子的年岁小,此时是由奶嬷嬷们抱着。
“唉。”钱淑妃一声叹息。她不知道应该说一点什么。或者有太多话想说,一时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来。
“母妃。”郡王妃钟氏瞧一眼夫君,瞧着李茂鼎半天打不出一个屁来。这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可不能全浪费了。
钟氏就开口,她说道:“此去千里万里,往后小辈们不能在母妃跟前孝顺您,望母妃您保重自身。即使远在天之南,小辈们也是叩恩菩萨,叩恩神仙,祈祷着漫天神仙保佑母妃健康无恙,长寿百年。”钟氏提了算是祝福的一番话。
一听这话后,钱淑妃拿着帕子擦眼睛。她又落了泪。
“你们好好儿的,本宫不求其它了。”稍过片刻后,钱淑妃擦拭过泪水,她方才说道。
争上半辈子,风光过,落没了,钱淑妃也不知道她争来争去的,她为着什么?
后半辈子见不着儿子,见不着孙子孙女。钱淑妃心里只剩下空落落。
“如今这般,你们多保重。茂鼎媳妇,往后这一个家就托给你。本宫把茂鼎也托负给你。”钱淑妃伸手,她握住儿媳的好,她期期艾艾的请求道:“这一个家你一定要守好。就当本宫求你。”
“母妃,儿媳会的。”钟氏应了钱淑妃的话。
钟氏是南涯郡王妃,她膝下有二女,她一辈子跟李茂鼎这一位夫君已经绑定在一起。
这是天子赐的姻缘,是好是歹,全是命数。真的是半点不由自己。
等着李茂鼎一家子从玉衡宫离开后,他们准备出了皇宫。
在御花园时,李茂鼎见到了十一弟楚王。
“弟弟特意来送一送皇兄皇嫂,小侄女小侄子们。”楚王李烨的态度恭敬。
哪怕李茂鼎已经成为废太子,这爵位也只是郡王,这比亲王低一等。
但是李茂鼎还占着一个兄长的身份。李烨这会儿提的就是兄弟之义,不关其它。
“十一弟。”李茂鼎瞧着十一弟,他喊一声,然后,他又一声叹息。
李茂鼎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因为他这一个做哥哥的太狼狈。
“大哥,大嫂,我做弟弟就是来送一送你们一家人,祝您们一帆风顺,前途平安。”李烨说过话后,他又递上来自己备的礼物。
“我自己存的压岁钱。希望大哥大嫂别嫌弃。”李烨递了一个小匣子。小郎心里送礼物,当然也得送了自己的东西。
这就是心意。重不重,这不要紧。心意到了,这挺要紧。
李茂鼎
接过来,他伸手拍一拍十一弟的肩膀,他说道:“谢谢十一弟,你的心意,大哥领了。”()
在御花园里,李茂鼎收下弟弟的心意。郡王妃钟氏也谢过话。尔后,这一对夫妻领着孩子又跟楚王李烨见过礼,然后才告辞。
?本作者华卿晴提醒您最全的《贾贵妃日常》尽在[],域名[
等着出了皇宫。李茂鼎打开小匣子,里面装着金银锞子,大大小小,各色模样。有金粟子,有银瓜子,等等不同的造型,全是内府制造,也就年节时求一个如意称心,吉祥喜庆。
“十一弟的心意,倒是诚恳。”郡王妃钟氏说道。
“是啊,十一弟倒是好的。”李茂鼎感慨一回,他说道:“落难见人心。”
听着这话,郡王妃钟氏沉默下来。她想着,她给娘家递了消息。但是娘家那一边一直挺沉默的。
在李茂鼎一家人回了暂时在京都居住的郡王府时。
郡王府的门前,李茂鼎从身边跟随的小黄门口中听着有客临门。
这客在李茂鼎的眼中就是恶客。他不想见。
“王爷,您乃郡王,燕王是亲王。您拒绝了不合适规矩。”郡王妃钟氏劝了话。
此时客临门,来客当然是李茂鼎的兄弟,燕王李茂眺。
南涯郡王府,这一座皇帝临时安排给李茂鼎一家人住的地方。
要说他们一家人从东宫被搬离,这匆匆住进去。这里面要说合了一家人的心意,那叫扯淡。
可皇帝的意思就是金口御言,改是不可能改了。只能苦一苦李茂鼎一家人来适应。
当然搬过来,也不必深究什么。反正李茂鼎一家人也就住两晚。可谓是跟临时的客栈没两样。
“见过燕王。”李茂鼎见着兄弟,他先见礼。
燕王赶紧上前搀扶,一边还说道:“皇兄,皇嫂,您二位太客气,应该弟弟见礼,弟弟给皇兄问安,给皇嫂问安。”
燕王一脸平和的态度,这等做人做事不见张狂。
明明皇太子倒台,这最应该高兴的就是燕王。但是燕王有吗?
燕王没有。
燕王还来见一见他曾经视之为敌人的兄长。
燕王来了,也带着太医来。
这会儿见面了,礼仪上客套一下后。燕王说明来意。
宫廷里的太医,燕王请来当然有用意。燕王听说南边瘴气重,这一位太医这一回要辛苦一点。
燕王重金花费,就请太医一路相随,这要平平安安的把南涯郡王一家人送到海涯岛就藩。
尔后,太医再归来,也是向京都说明一下南涯郡王一家人的平平安安。
“陆太医是南边生人,他对于治瘴气有一些了解。皇兄皇嫂,您等一路南行,陆太医也算一个向导。”燕王说话时,他真是一幅替皇兄一家人考虑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