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城友愣了神,过了半晌,他回过神来,弱弱地问道:“我真又打眼了?”
陈仲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记住我的话,多看少买,别整天老想着捡漏,你看看你认识的那些藏友,有几个说天天能捡漏了?”
钱城友说:“你别说,还真有一个,我每回碰到,他都说自己捡漏了。”
陈仲锋有些讶然地问:“谁?”
钱城友回道:“段谅真。”
陈仲锋闻言嗤之以鼻:“听他胡说八道,这家伙最会吹牛,地摊上花100块钱买到手的东西,转手多十块钱卖出去,他也会说自己捡漏了,这明明就是正常的差价好不好。”
“不会这么夸张吧?”钱城友有些傻眼。
陈仲锋说:“嘿,你哪回听他说捡漏,拿出过他捡漏的东西出来的,就算有,也是寥寥无几吧?”
钱城友想了想,还真是这样,这才相信了陈仲锋说的话。
“你还别说,好像还真是这样。不过,段谅真前段时间捡了一个大漏,说是五十万买了一件竹石芭蕉玉壶春瓶,还拿出来给我们鉴赏了。我们觉得是真品,估计至少能卖个四五百万,可是赚大发了。”
看着钱城友羡慕的神色,陈仲锋瞪着眼睛,十分惊讶地说:“什么,还有这事,我怎么没听说?”
“就前天的事情,你还在外地的吧?”钱城友说道。
“嘿,没想到这家伙居然也能捡到这样的大漏。”
陈仲锋多少也有些羡慕,问道:“对了,他有没有说,是怎么捡到这个漏的?”
钱城友摇头道:“这事他没有说,大家问题他,也说的含糊其辞。”
陈仲锋笑道:“看来这家伙心里有鬼啊!”
古玩行的规矩,问东西的来历,还是有些忌讳的,因此,陈仲锋也只是说笑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