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以前见过这类东西啊。当初他们那些人,为了尽可能找到最好的作旧方法,可是花了不少心思。”
郑安志说道:“比如,古时的官窑作坊里,为了保证胎泥的细腻均匀,泥巴要在水里浸泡十多年。十多年前,那些人就研究出了真空粉碎机。出来的胎泥瞒过了专家们的眼睛。”
“做旧时,一件瓷器甚至可以在兑有特殊药水的池子里一泡就是12年,仅制作成本就数十万。出来后远走香江、英伦,前赴后继地冲击世界顶级拍卖行的防火墙。”
“一旦成功,取得了合法‘身份’,华丽转身回流国内,继续在拍卖行里风光无限,甚至直扑国内顶级博物馆。”
说到这,郑安志看向了儿子:“成翰,这两件瓷器,是你们在入关还是出关的时候缴获的?”
郑成翰说道:“是出关的时候缴获的,当时我们原打算拿去做科学鉴定,不过时间上来不及,所以我就拿来请您帮忙了。”
郑安志摇了摇头:“不是我泼你冷水,这两件瓷器,我有八九分的把握,可以通过科学鉴定。”
郑成翰有些惊讶地问道:“为什么?”
郑安志说道:“科学鉴定的方法,现在无非是那么几种,咱们以热释光检测来说,它的原理是,文物在存放和保存的过程中会吸收射线,α、β、γ射线,而射线是有能量的。时间越长存的能量越多。”
“然后我们测出这个器件从烧成一直到现在取样的过程中一共吸收了多少能量,再除以它每年吸收多少,就能得出它从生产出来到现在有多少年的历史。”
“在建立数据库时,我们用大量瓷片来测量它每年吸收多少,我们再计算出一个平均值,东北,华南,得出一个平均值,而正因为这个是各地平均出来的平均值,当然就有误差。”
“比如一只花瓶,它是瓷都生产的,那就应该拿瓷都的数据,比对的时候,还要用上一大堆核物理、数理统计学的方法,这样得出的结果才能尽可能的准确。但是你如果不知道瓷器是哪里生产的,这个误差就大了。”
郑安志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道:“我告诉你,用在这两件瓷器上的作伪方法,就是针对像热释光检测这样的科学鉴定设计的,所以科学鉴定很容易就会出错。看来,那些人又死灰复燃了,真是多事之秋啊!”
郑成翰郑重地说道:“爸,您别太担心,我一定会尽快把幕后之人绳之以法的。”
郑安志说:“你的能力我是放心的,但这些人异常狡猾,当初花了两年时间的调查才把骨干抓获,结果现在看来根本没有一网打尽,所以你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好,我一定记住您的话。”郑成翰接着说道:“爸,您给我开一份鉴定文件吧。”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