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新作或伪作,它的墨迹或彩色全在表面轻浮而不沉着,光亮而不浓重,虽然仍采用熏旧的方法,但是仍然露出新作的痕迹来,只要用心一比较,真伪立即分辨出来。因此,以我的判断,这幅作品只是一幅清末民初时期的老仿,并不是真迹。”
董吉昌提出了反对意见:“你说这幅作品有问题,我觉得没问题,但清末民初时期,有谁的瘦金体能仿的这么惟妙惟肖啊?”
要说,这幅瘦金体的书法作品,以艺术性而言,其结体疏朗端正,下笔尖而重,行笔细而劲,撇捺出笔锋而利,横竖收笔顿而钩,整体遒丽瘦硬,除了气势上还达不到赵佶的水准外,其它至少有九成多相像。
一般而言,这样的作者很少会是默默无名的。
孟子涛微笑着说道:“你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有一点你没有考虑到,这幅作品的使用的瘦金体!瘦金体在形体上就比‘欧颜柳赵’等字体难写,比如需要长时间使用笔尖,强调笔画最后的提按等,所以学楷书的没有上来就学这个的。等人家学其他体差不多了,就该换行书草书练,不会去练瘦金体。”
“所以一般只有在书法上浸淫多年,对楷书有浓厚兴趣的人才有‘能力’练瘦金。但是他们一般很少会用瘦金体创作,因为瘦金体的变化太少啦,外形俊美但是缺少气度。虽然这样说不太妥当,但事实就是如此,用瘦金体写一幅作品出来,跟用电脑打一幅出来差不多,没有什么创作空间。”
“用瘦金体书写,墨色浓淡,章法布局,笔势上都没什么发挥余地,所以业内很多都视瘦金体为‘邪书’。所以说,只擅长瘦金体的人,充其量只能算个有技巧的书法爱好者,离书法家还差得远呢。而一般的书法家,也很少有用瘦金体创作的,但会一手瘦金体的人不少,比如许老,也比如我。”
许有昊笑着说道:“子涛说的对,会瘦金体的人不少见,只是在公开的场合并不多见而已。”
董吉昌虽然有些郁闷,但也不见得有多伤心,麻利地把东西收了起来。
“你没答应用这玩意儿抵债吧。”许有昊对晚辈还是挺关心的,关切地问了一句。
董吉昌笑着摆摆手:“当然不会啦,不然我有再厚的身家都要破产。”
“那就好……”
接下来,大家随便聊了一会,许有昊由于没睡午觉,聊了一会看起来有些累,孟子涛便提出了告辞,董吉昌也一起离开了。
出了门,董吉昌便对孟子涛发出了邀请:“要不去看看我多年的收藏?”
任可欣一下便戳穿了他:“你是想让子涛帮你去鉴定吧。”
董吉昌也不尴尬:“你别把我说的这么功利嘛,我的油画藏品难道不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