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6页

老人见孟子涛同意购买,也很高兴,把东西打包好。当孟子涛拿出信用卡准备付款的时候,老人眼中闪过莫名的色彩。

“先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你们国家的青铜器?”

“你这有青铜器吗?”孟子涛环顾四周,并没有任何发现。

“请你跟我来。”老人又说道:“两位漂亮的女士,请在这里稍等片刻。”

老人带着孟子涛来到库房,里面堆满了杂七杂八的古董,其中东方的古董只占了一个角落,在那里,孟子涛看到了一件半米高的圆形青铜器。

孟子涛走近一看,惊讶地发现,这居然是一件冰鉴,也就是古代的冰箱。

可能大家觉得的奇怪,古代会有冰箱吗?事实上,最早的冰箱“冰鉴”可以追溯的战国时代,虽然它使用冰块来实现冷藏的功能,但是其作用与现今的冰箱丝毫没有区别。

《周礼·凌人》记载:“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鉴。”由此可以得知,这种器物是古人用来冰酒的。

此件青铜冰鉴整体为圆鉴内套圆形的缶的形式,上有镂孔盖,盖身正中有圆形孔,正好套住圆形的壶口。鉴作外套,缶在其中,缶的外壁和鉴的内壁之间有很大的空间,放置冰块,具有冰镇、加温酒浆的双重功能,在春夏之季就可以喝到冰爽的酒。

这好比今天的暖水壶,有个外壳,还有个内胆。不同的是暖水壶的外壳和内胆之间距离很小,而这冰鉴的外壳和内壶之间则是个很大的空间。

而且,孟子涛发现这件冰鉴的制作非常玄妙,在鉴底内层和壶底相接的部位,有呈品字形的三个弯钩,其中一个弯钩带有可以活动的倒钩。而壶身外侧近壶底部分有三个长方形榫眼。

当内壶放入鉴中即将触及底部时,便会同时触动活动弯钩,一待内壶落到铜鉴底部,那三个长方形榫眼恰好与铜鉴的三个弯钩相套合,其中的活动弯钩也自动倒下,从而使壶身稳定不移。若要从铜鉴中取出内壶,则需将活动弯钩搬起。

当时的酒是米酒,存放时间一长,便发酵过度而变味。该鉴使用时壶内装酒,在鉴内放入冰块,可使酒凉,阻止它的发酵变味。

观工艺,这件青铜冰鉴的制作时间应该在春秋战国时期,比先前发现的两件战国曾侯乙楚墓冰鉴还要早一些,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冰箱,也是当时祭祀中一种重要的礼器。如此奢华的器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只能是贵族才享用得起,能够完整地流传到现在,价值无可估量。

孟子涛没想到,在这里居然能够遇到价值连城的青铜冰鉴,好在他现在已经见多识广,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否则肯定不能自已。

“先生,这应该是你们国家的青铜器吧?”老人看着孟子涛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