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尹章和孙儿尹贺一块来了,太子依礼拜见了太师。太师点了点头。尹贺又拜见了太子,太子道了声免礼。

太子和尹贺还不甚熟悉,几乎不怎么交流。

三人叙礼毕,便坐下,开始讲课。

太师先重温了一遍昨日讲的,看他们吸收得如何。接着又讲新的内容。

太子和尹贺一起正襟危坐,认真听讲。太子心里害怕被人比下去,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听课。要说早上跑步也有好处,譬如此时的太子神清气爽,耳聪目明,听课效率不知高多少倍,也能举一反三。当然是在脑子里的。

太子磕巴的毛病不似从前严重,却也没好。说话仍是以短句为主。不知道的,也未怀疑。太子慢慢把这当成自己说话的习惯和风格。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太师说着,看向底下二人,道:“此二句,你们分别说说自己的见解,太子先说吧。”

“是。”太子站了起身,揖了一礼,这才道:“此句意为,治国,有章法,应当,以民为本。利民之事,多做。不利民,则少做。”

太师点了点头,道:“后一句呢?”

太子道:“政令当以,能行为上。”

在一旁端坐的尹贺忍不住发问:“不‘行’怎么知道能不能行呢?”

太子看了他一眼,继续道:“明知不可为。譬如,苛捐杂税,会加重,民众负担。此非,可行政令。不能行。”

“我有不同见解。”尹贺站了起身,朝上作了一揖,道:“我认为‘利民为本’之‘利’应解为便利,而非有利。‘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之‘行’应解为有效,而非可行。”

“嗯,”太师点了点头,道:“都坐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