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知道!”

“斗题还是晚点再说吧,”李峥又问道,“学下来以后,我对前沿科学有了新的理解。”

“!!!”林逾静好像被戳中了一样,瞬间满面光彩地比划起来。

“就是这样,上大学之前,我一直以为越到前沿,随着专业的细分,各个领域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谁知道恰恰相反。”

“前沿科学的部分恰恰是各个学科重新交汇的路口。”

“之前粗分的物理、化学、生物,反而在每个领域都重新组合起来。”

“比如你刚刚搞的电镜,就是物理学家发明的用于生物研究的设备,结果化学竟然也很好用。”

“凝聚态也是,有大量的化学和材料学内容。”

“就感觉是各个领域的精英,走到无路可走,突然开始互相串门了。”

“100同感。”李峥也振奋道,“凝聚态我本来以为是个多难的东西,结果学的时候我莫名其妙的顺利,现在想想就是学科大杂烩啊。”

事实上,凝聚态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它的名字本身这么高大上。

大约相当于“固体物理+材料学+物理化学+化学物理”。

本质上还是研究物质结构与性质。

落实到应用上主要还是集中在材料方面。

也许只是为了与那几个看上去很土的专业进行区分,才取了这么个高大帅气有物理味儿的名字。

客观上来说,全世界搞物理的人,70都在搞凝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