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鼓楼之铜刻漏制极精妙,故老相传,以为先宋故物,其制为铜漏壶四:上曰‘天池’,次曰‘平水’,又次曰‘万分’,下曰‘收水’。

口安挠神,设机械,时至,则每刻击铙者八,以壶水满为度。

涸则随是增添,冬则用火温之。”

民国以后,鼓楼曾改名为“明耻楼”,在楼上陈列了一些图片和模型等实物,展示八国联军攻入帝都后屠杀和抢劫的情形,供人参观,以示不忘国耻。

以后还曾先后辟为“京兆通俗教育馆”、“第一民众教育馆”等。

帝都建钟楼,始于元至元九年(一二七二年)。钟楼旧址为元代万宁寺中心阁。明永乐十八年(一四二零年)建,在现基址上重建钟楼,但不久即遭火焚毁,清乾隆十年(一七四五年)重建。

筑于高大的砖石城台上,灰筒瓦绿剪边歇山顶,四面开券门,高约三十三米,全部砖石结构,精致坚固。以后又曾多次进行修缮。

“叶麟,这里好漂亮啊!”

“漂亮吗?”

说实话,叶麟还真没有看出来,因为他看到的是耻辱,看到的是八国联军在这里做的恶。

“你先四处看看,我先拍点照片,一会再给你拍。”

“嗯!”

在后世,经过几番修缮,这里已经大变样,最起码那二十四面小鼓没有了。

所以叶麟要把这里记录下来,以后还可以拿出来看看。

一直到天快黑下来,两个人就一直在这里待着。

叶麟也拍了不少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