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页

约翰也露出了笑容,似乎对蓝礼的答案再赞同不过了,但说出口的话语,却是另外一个选择,“冉·阿让。”

作为制作人,约翰·科德一向胆大心细,敢于打破传统枷锁,同时又尊重文化底蕴,往往能够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当年蓝礼还在学院的时候,约翰排演了一出“哈姆雷特的十四行诗”,以哈姆雷特为视角,将莎士比亚巅峰时期的著名作品全部串联起来,在不同故事剧本之中穿行,试图探讨家庭、生活和社会等不同因素,渗透在莎士比亚不同时期的创作之中。

这出戏剧推出之后,备受好评。蓝礼毕业之际,传闻说,有基金会试图投资这出戏剧,搬上伦敦西区的舞台。

今天,约翰再次展现出了他的大胆和疯狂。当然,前提是,蓝礼此前两个艾潘妮和沙威的试镜录像,他同样寄给了约翰;然后是刚才的安灼拉试镜。蓝礼充分展示了他的实力,而约翰则做出了准确的判断。

“但是……”任何关键时刻,总是有一个转折,今天也不例外,“我还需要回去和整个创作团队商量一下,并且取得赞助者的同意。我会尽力说服他们,但,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感兴趣吗?”

冉·阿让。这就是蓝礼渴望挑战的角色,也是蓝礼渴望迎接的全新极限,不仅没有拒绝的可能,而且还是敞开双臂热情拥抱。但,在表态之前,蓝礼的关注焦点却发生了些许偏移。

第0767章 回归原著

“赞助者?”约翰的话语之中,蓝礼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关键词,好奇和疑惑之下,提问就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

约翰脸上浮现出了一抹苦笑,“是啊,现在寻找到一个愿意投资新项目的基金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还是有一些艺术爱好者们愿意投资。”约翰轻轻吐出一口气,“我唯一希望的就是,他们懂得尊重艺术,不要随意干涉创作过程。”

专业就是专业,门外汉也好,资深爱好者也罢,他们始终不是专业人士,任何形式的指手画脚都可能带来一场灾难。这就好像足球比赛一般,狂热球迷们总是指指点点,告诉俱乐部应该如何排兵布阵、应该如何引进新援,不过,这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华而不实。艺术创作也是如此。

片刻的唏嘘,转瞬即逝,约翰抬起头,看向了蓝礼,“安德烈·汉密尔顿,你听说过这个名字吗?他愿意以个人名义进行投资赞助,这着实太难得了。”

意料之外却情理之中的一个答案。约翰·科德在伦敦西区名气不俗,安德烈知道蓝礼是他的弟子;但反过来,蓝礼的家世背景却鲜为人知,安德烈和蓝礼的朋友关系就更加隐秘了。

嘴角的笑容微微停顿了片刻,轻盈地上扬了起来,“你可以和他谈谈,看看他到底是为了艺术,还是为了赚钱,选择赞助这个项目。”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而是轻巧地带过话题,“如果是前者,那么他应该给予你足够的创作自由;如果是后者,那么选择重排的‘悲惨世界’,这可不是一个明智的投资。”

简简单单的两句话,约翰顿时豁然开朗,将茶杯放下,用力拍了拍手,神情明朗起来,“这样好,就这样办!”约翰调整了一下坐姿,兴致勃勃地说道,“这次的‘悲惨世界’,我想要做一些改编。”

蓝礼微笑地颌了颌首,丝毫不意外这样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