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正式登陆威尼斯电影节之前,华纳兄弟公布了电影市场,“九十一分钟”,如果扣除片头和片尾的字幕时间,那么电影主体就只有不到九十分钟而已,着实比想象中短小了太多,这也引发了诸多猜测和揣摩。
因为业内始终没有听闻阿方索·卡隆在后期制作遇到的矛盾和冲突,也就是说,电影应该是按照阿方索自己的构思完成剪辑的,没有遭遇制片人的横插一杠,那么,区区九十分钟就想要拍摄出一部大师之作,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换而言之,电影正式上映之前,各方各面的担忧确实数不胜数,有顽固不化的老学究早早地断言,“这是一部失败的作品。这是一部注定无法成功的作品。”甚至还更进一步地坚信着,戛纳也好威尼斯也罢,那些话题全部都是华纳兄弟故弄玄虚的烟雾弹,就是为了掩饰电影的糟糕透顶。
现在,首映式终于结束了,而首批媒体评论也终于出炉了。
九十一分钟?时长太短?
这一切对于“地心引力”来说都不是问题,阿方索在有限的时间里成功地打造出了一部令人惊叹也令人膜拜的电影作品,打破了整个业界的成熟电影制作工艺,以新颖而别样的方式赋予了电影艺术创作截然不同的全新生命力,足足十五个满分的赞誉狂潮,这就是最佳写照!
“帝国”,一百分,“这无疑是至今为止最真实、最美妙、最动人的太空电影,‘地心引力’讲述了一个令人鸡皮疙瘩全部掉落的宇宙生存故事,阿方索·卡隆的电影语言令人无法呼吸,而蓝礼·霍尔的精彩表演则令人脱帽致敬!”
“时代”,一百分,“‘地心引力’向整个行业展示了电影院的未来——这是电视和电脑所无法呈现的美景。阿方索·卡隆将电影画面艺术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你真的无法击败那些景色’;而蓝礼·霍尔的表演则在更高层次之中诠释出了更多的深度和广度,我们还能要求什么呢?”
“纽约时报”,一百分,“这是一部关于电影院的电影,它提供了一段无与伦比、惊心动魄的观影体验,技术方面完美无缺、叙事方面心脏炸裂……当然,还有令人无法拒绝的蓝礼·霍尔。”
“洛杉矶时报”,一百分,“阿方索·卡隆曾经在他的电影’人类之子’之中展现出了长镜头调度中令人颤栗的控制力,思想的爆炸和灵感的井喷着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地心引力’之中他则更进一步地将电影院大屏幕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每一个场面每一个画面都是电影院的馈赠。”
“荧幕”,一百分,“全新技术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一曲太空歌剧,却依旧牢牢地将人性与哲思渗透其中,商业与艺术的完美平衡!”
“完全电影”,一百分,“从十九世纪开始,动作电影或者科幻电影就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却始终不曾有一部电影如同’地心引力’一般,阿方索·卡隆在3d影像之中建立起了自然而逼真的光影流动,就仿佛芭蕾舞女伶的优美舞步一般,电影的每一秒都是一种纯粹的享受。”
这些是来自主流的专业媒体的评论,毫无疑问地以一系列赞美之词歌颂了阿方索所带来的革命式进步,这对于整个电影产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数年之后,电视屏幕开始抢占市场,尤其是网飞和亚马逊为首的流媒体,他们在网络之上开辟出了全新的观影市场,甚至开始号召人们不需要走进电影院,在家中就可以制造出专属自己的观影空间。
如此举动遭遇到了电影产业之中大部分专业人士的强烈抗拒,尤其是阿方索·卡隆、克里斯托弗·诺兰这样的导演,尽管利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在那之外,电影院大屏幕所带来的观感却是家庭小屏幕所无法比拟的,这也是关键原因,“地心引力”就是最好的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