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远恭恭敬敬地提问,对面的绝对是一位科技大佬,而且按照他的人生轨迹,在政治上要比沈括成功不少。
于是明远做足了姿态,才问:“您知道擒纵装置吗?”
苏颂很明显地一怔,转头望向苏轼:“子瞻没提过这少年郎长于数算与机械啊!竟然连擒纵机括都知道?”
苏轼拈着胡子呵呵地笑着。
而明远汗颜:他也确实不擅长数算机械的,只是小时候爱玩,曾经拆过自家老爹价值几十万的机械表,后来又都给装了回去,而且还没被打。
“子容公谬赞了,小可并不长于数算与机械,只是听闻,很想见一见这擒纵机括的图纸……不知子容公可愿指点一二。”
苏颂拈须哈哈一笑,道:“没什么值得藏着掖着的。”
他当即叫过一名伴当,让将他随身带着的书稿取来。
等取来时,明远见那些是时人常用的手稿,大约是一尺见方的大张字纸,厚厚的一大叠,用细绳扎起,卷成一卷。
苏颂将其展开,明远之间最上面那一张上无甚字迹,只写着四个大字:“仪象法要”。
明远完全惊呆了。
“这……这是……苏子容公已经在着手筹备水运仪象台了吗?”
他对此有印象,但是完全不知道苏颂在熙宁年间就已经开始在策划他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成就。
“水运仪象台?”